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4月04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邮哀思”让思念之情传递
  新华社合肥4月3日电  “爸妈,我们6个兄弟姊妹都很好,你们放心……”这段追思倾诉并非出现于陵园现场,而是在一段录制好的视频里。

  清明前夕,73岁的合肥市民李鲁北体验了一次“特殊”的祭祀。为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减少集聚性感染风险,合肥市殡葬管理处今年取消了现场祭祀活动,代之以“云祭扫”等一些新方式。

  李鲁北参与的是公益性代客追思活动。首先,家人们把录制好的哀思寄语发送给殡葬管理处,管理处工作人员会按照捧烛祈福、插柳、系祈福卡、播放哀思视频和三鞠躬的流程完成整场追思仪式。

  “以前都是兄弟姊妹从广州、上海等地过来,手捧一束鲜花到现场鞠躬,今年情况特殊,大伙儿都能理解。”李鲁北说,足不出户也能寄托哀思,这种新方式值得提倡。

  相比往年清明,今年合肥市殡仪馆公祭堂显得平静许多。公祭堂班长王刚说,去年清明期间,这里累计接待祭扫群众2.7万人,今年为防控疫情取消了现场祭祀,他们对摆放在这里的8200多个逝者骨灰阁位一一擦拭,并献上鲜花鞠躬致意。“虽然丧户们不能前来祭奠,但我们每一次代祭鞠躬都饱含虔诚。”王刚说。

  “云祭扫”为祭扫活动提供了更多选择。在“合肥民政”“合肥市殡葬管理处”微信公众号上,一则“居家祭祀礼仪”的微视频也吸引了不少人观看。视频中,合肥市殡葬管理处向公众展示了净手、擦拭遗像、敬茶、焚香等仪式流程。管理处副处长熊文卓说,今年他们依托互联网,呼吁大家开展无接触远程祭祀活动,感恩生命,致敬逝者。

  “合肥民政”微信公众号近日上线了“在线祭祀平台”。通过创建纪念馆,群众可以形成定制化网上“逝者陵地”,亲人可在线写下祝福语,链接也可分享,实现“云上寄哀情”。

  疫情之下,以特殊方式祭奠在全国各地展开。北京市殡仪馆骨灰堂、经营性公墓和规模较大的公益性公墓,实行预约分时祭扫;在河北河间市,烈士陵园祭扫活动也转为线上,“致敬·2020清明网上祭英烈”主题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截至3月31日20时,山东济南参与网上祭扫人数达到3.3万人,共创建祭奠厅1.5万个,留言5万多条……

  清明前,民政部对群众祭扫活动提出分区分级分类指导,同时也倡导各地充分利用殡葬服务在线平台,推出绿色文明安全祭扫方式。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小规模家庭追思,一些新的祭祀方式正在兴起,并有效降低了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

  “云祭扫,爱不少。”熊文卓说,希望借此次网上祭奠之机,能够引导群众逐步转变追思观念和习惯,移风易俗,让祭扫新风尚延续下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2020年4月4日 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云祭扫”:今年清明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公祭、代客祭扫表追思
“代祭服务”寄哀思
央行宣布定向降准 并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云祭”“代祭” 一样情
商务部出硬招实招力促消费
“信邮哀思”让思念之情传递
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 深度融合发展意见印发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信邮哀思”让思念之情传递 2020-04-04 2 2020年04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