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乍暖还寒。日前,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周爱平独自驾驶私家车奔波千里,开启花垣县对口援建示范油茶基地的“初心之旅”。汽车尾箱里放满了被服、水桶、雨靴以及油茶资料样本等物资。
今年60多岁的周爱平,看上去像极了一位淳朴的老农。这样一位看似平凡的技术人员,20多年来以百折不挠、科学严谨的钻研精神,专心油茶的种植和开发,助推和见证了湖南大三湘油茶股份有限公司从名不见经传发展成年产值过4亿元的油茶产业的龙头企业。
在花垣县溜豆村和民乐村的油茶种植基地,油茶农拉着周爱平的手,邀请他去查勘规划用地,指导打穴施肥,传授低改技术。在夜宿农家的日子里,他与驻村干部、村支两委促膝而谈,倾囊相授,成为农民兄弟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到花垣半个月后的一天,周爱平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得知爱人摔裂颅骨,已经住院四天,家人怕影响他工作没敢告知他。“你已出门20多天了,赶紧回去看一下吧。”花垣县委常委、副县长胡仲敏闻讯后劝周爱平先回衡阳看看妻子。但他摇了摇头,并坚定地说:“示范基地的油茶种植在紧要关头,等完工后才回去。”这句为了对口帮扶兑现早日实现脱贫目标的暖心话,让在场人为之动容。
衡阳是中国油茶之乡,种植油茶417万亩,年产茶油6万吨,茶油产业年总产值190亿元。此番,衡阳通过对口帮扶把油茶的产业优势嫁接花垣,成为农民致富增收、巩固脱贫的龙头产业。
周爱平不计报酬、不辞劳苦,把无偿援助的责任当做自己的分内之事,受到了花垣县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看着示范基地一条条油茶种植带和三纵三横的路网及排水系统初现雏形,周爱平又开始谋划如何将大三湘育苗基地的“三华”系列4年生优质大苗尽快起运移栽。
产业兴旺,方知科技是关键;脚底沾泥,终觉扶贫要躬行。在以周爱平为代表的油茶人共同努力下,花垣县油茶丰产林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如火如荼,一幅别开生面的产业帮扶恢弘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