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破解了一批大事难事重事~~~——衡山县实施“项目建设三年行动”侧记
2020年04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解了一批大事难事重事
一个行动激活一座城
——衡山县实施“项目建设三年行动”侧记
紫巾沿山公路
县委书记尹培国(前排左二),县委副书记、县长蒋青(前排右一)在新金龙项目现场办公
佳诚新材的无尘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忙碌 颜楚滨 摄
新建的城北小学
县城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
黄花新区一角
金昌生物化妆品生产线洁净车间
春到萱洲
  ■文/本报记者  刘思远  特约记者  夏建军  通讯员  张继红  图/李  慧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方水,人还是那些人。三年来,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衡山县依托“项目建设三年行动”化茧成蝶,蓄势腾飞,令人刮目相看。

  这三年,衡山县以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首要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将项目、产业、帮扶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紧锣密鼓依次实施“项目推进年”“项目攻坚年”“项目决战年”,以项目凝共识、促投资、稳增长,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四个新衡山”建设增强了底气和信心。

  实干保民生

  三年间,面对一批长期积压下来推进难、民众关注度高、社会发展影响力大的重点项目,衡山县委、县政府始终保持定力,不仅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一线督战,还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专班力量,强势推动责任落实、项目落地。

  县城生活垃圾中转站阻力重重,数易其址,省政府多次约谈,该县历经两届政府仍久攻不下……“为子孙着想,再难也得干!”2016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迎难而上、调整思路,一鼓作气在年底实现落地开工并于次年建成。目前,该中转站可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基本解决了县城生活垃圾处理难题。

  黄花新区因历史原因征拆寸步难行,多年找不到突破口。2016年下半年,该县配齐配强指挥班子,调整并明确了新区的定位,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征地拆迁“百日攻坚”行动,三个月拿下了200栋房屋拆迁,为衡山大道西线的拉通、体育馆的落成、商贸综合体的开发乃至县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开辟了新阵地,打开了新格局。

  紫巾沿山公路、开云大道、黄花路是“三纵四横”城区骨架、畅通县城交通的重要工程,但受征拆、资金等要素制约,是衡山县一直以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项目。三年来,相关项目班子克服重重困难,实干苦干加油干,紫巾沿山公路主线已竣工通车,开云大道、黄花路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此外,迟迟未能推进的殡仪馆及陵园也在2019年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为推进全县殡葬制度改革,保护生态环境,创建和谐文明县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搭建了一批产业发展平台

  布局谋长远

  通过“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该县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积极加强项目顶层设计和产业布局,为下一轮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了基础。

  ——大手笔布局产业项目建设四大平台。衡山经开区成功跻身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增开发面积3平方公里、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路网及配套设施里程4公里;黄花新区实现了全面开发,新增城区建成面积2.3平方公里,有效承接了大小12个项目的建设;开云新区妥善处理了系列历史遗留问题,轻装上阵,安置区、路网等建设步步为营,成为未来“大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圈”的关键一环;萱洲片区在虎山、美丽乡村示范片等项目的驱动下,成为该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聚集区。

  ——高质量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茶和黄鸡产业被评为省级主导产区,生猪、优质稻、小水果、油茶等产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确立;随着中国中部第二届电子新材料高峰论坛的主办,13家新材料产业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电子新材料及汽车零部件有望成为衡山首个百亿级大产业;随着创品国际家居广场、花果山景区、盛豪时代广场的营运,黄花新区商贸综合体、虎山福地项目的加快建设,改变了该县现代服务业以往纸上空谈的局面。

  ——全覆盖确保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景贤小学、城北小学2019年秋季招生,144个超大班额全部化解,职中实训基地、科技中专等项目培养了大批产业实用型人才;人民医院综合楼、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全面铺开;农村综合服务平台、非遗剧场、残疾人康复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衡山体育馆高质高效建成并圆满承办了省十三运会赛事,作为新地标成功展示了衡山新形象。

  锤炼了一批实干担当干部

  项目论英雄

  一个地区的发展支撑靠什么?项目。

  衡量一个地区干部能力的标准是什么?还是项目。

  2016年岁末,县委书记尹培国履新衡山。在马不停蹄地一路调研中,他进企业、走园区、看工地,每到一处,都回响着同一个声音:“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推动衡山高质量发展。”

  县委副书记、县长蒋青上任以来,全力以赴加强项目建设资金调度,确保不断链。

  如今,“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已经成为衡山县衡量发展、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

  【实干担当一】工作向项目建设聚焦

  连续三年,该县新春第一个工作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项目建设;连续三年,将全县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作为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配套会议部署相关工作;连续三年,将重点项目作为每个季度节点调度最密集的工作,年中全面讲评调度和现场观摩……

  【实干担当二】队伍向项目“赛场”聚拢

  县级领导持之以恒地牵头项目、推进项目,抓谋划、抓协调、抓难题,不遗余力;各指挥部和项目班子挂图作战,奋战一线,跑手续、搞征拆、调矛盾,聚力攻坚;各部门、各乡镇上下联动、互相配合、通力协作……

  【实干担当三】服务向企业伸出援手

  持续深入推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创新性地建立了“企业联手帮扶”机制,动员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据统计,2017年“企业联手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共安排146个项目纳入帮扶计划,44个单位派驻123名工作人员直接负责帮扶,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带动全县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帮扶企业总纳税额超过6.1亿元,解决各类问题236个,办理各项行政审批手续100余件,直接协助融资近2亿元…… 该活动已经成为衡山县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最强抓手,营造优良环境、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

  “虽然今年的新冠疫情对衡山县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但依托项目‘引擎’强劲,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对标全市‘奋战100天、实现双过半’的目标,实现经济强势复苏。”尹培国表示。

  数说“三年行” 支撑了经济高质高速增长

  数字虽然枯燥,但最有说服力。

  三年来,衡山县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82个、总投资329亿元、完成投资230亿元,共新开工重点项目133个、竣工投产120个,重点项目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了70%以上,拉动全社会投资保持在年均13%左右的中高速增长。

  【数说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0%以上

  2016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2017年至2019年年均增长8.3%,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数说二】带动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

  2016年该县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28:51,2017年一产占比首次跌破20%,到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比进一步调整优化为16:29:55。

  三年累计新开工重点工业项目39个、竣工投产35个,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逐年递增,2019年增长9.3%,较2016年加快2.4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和工业投资增幅在全市前列。以工业项目为主的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58.4%,提前实现小康目标。

  【数说三】项目落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2016年,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31%,2019年跃升至49%,净增贷款余额近30亿元。三年累计到位内资100.6亿元,利用外资4.3亿美元,到位国省预算内资金5亿元。

  【数说四】全社会收入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

  2016年—2019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6.7亿元提高到11.8亿元,增长76%;税占比由60.4%提高到77.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2.8万元、1.7万元提高到3.5万元、2.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的29亿元提高到40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一个行动激活一座城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一个行动激活一座城 2020-04-03 2 2020年04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