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3月26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法治乡村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我国将不断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法治乡村。这是记者25日从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获悉的。

  意见明确,法治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2年,努力实现涉农法律制度更加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层执法质量明显提高,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乡村法治可信赖、权利有保障、义务必履行、道德得遵守,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开创新局面,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法治乡村基本建成。

  根据意见,法治乡村建设要着力完善涉农领域立法,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强化乡村司法保障,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和平安建设机制,推进乡村依法治理,加快“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深化法治乡村示范建设。

  在涉农法律法规方面,重点就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法律的引领、规范、保障和推动作用。

  对于涉农行政执法问题,要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倾斜,积极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执法工作监督,严格实施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协管员队伍等。

  在乡村司法保障方面,要推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依法妥善办理涉农纠纷案件,依法打击和处理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侵占农村集体资产、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违法犯罪行为,惩治破坏农村经济秩序犯罪,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等。

  意见还强调,要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逐步将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鼓励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主动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新冠疫情是否会“长期化”
无症状感染者不会造成病毒扩散
2020考研国家线4月中旬公布
数字看疫情
我国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法治乡村
寻亲公告
公 告
物业服务招标启事
关于刘小明、周子添不动产权办理的公告
迁坟通告
朱剑英同志逝世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我国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法治乡村 2020-03-26 2 2020年03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