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1月06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南六合村:
从落后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
六合村新建的“乡村大舞台”
  ■文/图   本报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王水怀  王学良

  刚刚跨入2020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衡南县六合村传出好消息: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1万元。如今的六合村产业兴了,村庄美了,乡风更文明了……

  曾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

  六合村有水田2484亩,旱土260亩,但光秃秃的紫色页岩山地多达5280亩。加上过去乡村治理落后,六合村一度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民的收入来源单一。今年55岁的村总支书记赵小华说起以前的情况唏嘘不已:“那时村里到处是破败的民房,村道上尘土飞扬,村部前经常积一地的水……想开村民大会,在村部用大喇叭从早晨喊到中午都没几个人来,最后靠老党员、村干部登门通知才稀稀拉拉来了几十人。”

  用发展带动乡村文明

  为改变穷山村的面貌,六合村多年前就开始学习“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创新乡村治理,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该村坚持一手抓班子队伍建设,一手抓农业产业发展。制定详细的村规民约,相继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乡贤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禁毒禁赌会,让制度执行更加规范。同时下大力气狠抓产业发展,陆续建成年产值100万元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和无公害牲猪养殖基地;开发长冲水库,建设集旅游、休闲、住宿为一体的滨江休闲山庄;引进合作社,流转山地种植花椒2600亩、黄桃400亩。

  随着产业发展,结合高标准农田改造,六合村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先后硬化村组道路12.6公里、修建水渠5公里、山塘清淤改造12口、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打井50口、完成农田改造600亩、安装太阳能路灯320盏,广播光纤进村入组,建起了集医疗、办公于一体的便民中心和800平方米的“乡村剧场”,村里条件越来越好,人居环境、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去年,该村建立了常态化保洁机制,每户有分类垃圾桶,每组有垃圾池和垃圾回收点,村组都有专业保洁员全天候保洁,定期进行水域清理。全村统一了村庄规划,拆除“空心房”228栋,改建旧民居480栋,完成改厕307户。

  细化服务以情感人

  六合村始终坚持做细群众服务工作。根据群众需求和发展需要,逐步向村民推出一些承诺服务:“矛盾纠纷不需打110,打村干部电话,15分钟之内赶到现场”“返乡人员晚上12点后到达市区,只要提前2个小时与村里联系,一律免费接送”“考上一本的学子奖励1000元,考上二本的奖励500元”“每年重阳节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对‘敬老好儿媳’和‘德高望重老人’进行表彰,每年评选出10名特困老人发放救助金,所有参会村民发放猪肉2斤”“每年集体经济收入40%用于村级公益事业、40%用于巩固产业、20%用于帮扶贫困户”……这些承诺,也是责任,更是一种文明风尚的传递。

  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细致的承诺中,村民的面貌逐渐改变了。一旦村委会作出决定,大家会一呼百应。不论是当前较难推进的改厕工作,还是“空心房”拆除和后续建房的统批统建工作,甚至包括红白喜事简化、杜绝礼金往来等移风易俗工作,都会在一场场“屋场恳谈会”上统一思想,也会在一户户村民自主自觉、潜移默化中落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不忘初心110 共建共治享安宁
从落后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
岳屏公园 今起整治“乱停车”
乘客大意遗失背包 司机拾获“完璧归赵”
鼠年喜登“老鼠台” 意气风发好运来
简 讯
冷空气赶到,最低气温跌至3℃
房产实测绘成果公告
房产预测绘成果公告
房产预测绘成果公告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从落后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 2020-01-06 2 2020年01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