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船山读书西湖衡阳县学考
  ■周安林

  在王船山先生诞辰400周年之际,对先生读书何处?何校?以史志为凭作一考证,以免把史有定论清晰的问题弄成“是非”,有益正传学养,固化乡愁,增益地方人文底蕴、弘彰地誉。

  船山先生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九月初一生于衡阳王衙坪,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正月初二,享寿74岁,从出生到24岁武昌中举一直居家生活于斯。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九月初四张献忠陷衡州,为不任伪职逃避政治威逼,承舅父谭玉卿引匿隐居南岳。此后贫困流沛,终老于曲兰湘西草堂。

  先生卒十四年后,他子王敔拜访湖南学使潘宗洛撰《船山传》,同治四年(1865年)江苏仪征人刘毓崧以帮曾国藩编船山遗书之便写《船山先生年谱》,余廷灿著《王船山先生传》。光绪十九年(1893年)先生八世从孙时任湖北巡抚王之春编撰《船山公年谱》,王之春把《国史儒林传》《子敔述》《船山公行述》、潘宗洛所写《传》、曾国藩撰《船山遗书序》、彭玉麟奏《改建(东洲)船山书院片》、邓显鹤《船山著述目录》、余廷灿所写《传》、唐鉴撰《学案》等闻人所著史料编入,结合志载,成为收集编辑船山先生行实文史最为详尽,一生行迹清晰,有些重要事迹精准到月日的传世佳作。为后世学人公认是最为权威可信的文史书记(雕版今藏市博物馆)。

  王之春在序中言:“今公书已遍海内,而事迹散失,传闻异词,不有年谱,其何以原始察终也。”可知他面对“异词”旨在纠前讹,防后讹而编著《船山公年谱》:“传信后世,亦仁明不废也。爰揭颠末与世之读公书者质焉”。意为后世学人提供考证船山学行依据乃其初心,可知王之春对编撰此书为目的尽心承受的历史责任。

  《船山公年谱》对先生何时入校读书,读书何处,记载十分清晰。明天启辛酉(1621年)先生3岁,因父王朝聘考入国子监副榜贡生进京履职,4岁时由大他13岁的哥哥王介之授学发蒙,在家受兄教授十年之久,其中只有八九岁和13岁时父从京归家小住而承父训授。

  明崇祯五年(1632年)先生14岁时,与兄介之由湖广提学佥事王志坚主考,试列衡郡一等,考入西湖衡阳县学。16岁(1634年)时湖广提学水佳允岁试衡州,船山学绩列一等第一名;崇祯九年18岁,湖广提学佥事水佳允再次科试衡郡船山先生再次学考列入一等;崇祯十四年(1641年)先生23岁,湖广提学高世泰主试衡州,先生作文列一等;崇祯十五年(1642年)先生24岁,“湖广提学签事高世泰科试衡郡列公一等”七月与兄介之入武昌应乡试,由翰林院郭之祥、兵部给事中孙承泽任正副考官,九月出榜先生以春秋第一、中式第五名中举,兄介之以第四十名中为同榜举人。

  这是他们兄弟继崇祯六年先生15岁,崇祯十二年21岁(兄介之中副榜)后的第三次参加乡试而终中举,第二年因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逢乱未赴会试”。与兄介之转道江西南昌由吉安涉云阳下氵米  水归乡。他在西湖衡阳县学连续读书10年,从14岁到24岁止,一生的上学读书经历。这是王之春编著《船山公年谱》清晰明白的记录,书成后百年世无异议。

  近代有人以发现《衡山邝氏九修族谱》,王写《南卿公墓志铭》中有:“戊寅(1638年)夏,夫之等肆业岳麓”语为据,或说受教于吴道行,但年谱无记。《船山公年谱》只载他崇祯十二年(1639年)21岁上武昌参与乡试。归至城陵矶因“风厉樯析,幸得登陸,步至矶上走岳阳息岳侯祠”。“十月与郭公凤跹,管公嗣裘,文公之勇初集匡社”。也可能先生此行先路经长沙游学岳麓书院,与大他十五岁的衡山人邝鹏升(字南卿)短暂听学于斯,两人相识四年后邝去世,先生应邀作文扬誉初识邝公故留下“肆业”一说。实际上王船山非学出名校,其子王敔写《传》和从孙王之春编《船山公年谱》,书中诸公和吴道行等编著《岳麓书院志》也无记今人所重视的王在岳麓书院“读书”,可能他们从未看重此短暂之学而不记。《年谱》“初结匡社”一说,说明他此行确实结合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有说是他父亲的学生)论学议事。查综合版(含吴道行修)《岳麓书院志》和《长沙府志》,记吴是明末生员,有吴道行听张元忭讲课岳麓书院的记录,无吴讲学岳麓书院与船山先生有师生之谊的记录。《船山公年谱》二十三岁(1641年)记“湖广提学佥事高世泰岁试衡郡列公一等,文评有云忠肝义胆情见乎辞。”24岁年初高世泰科试衡郡列公一等,也证明夫之他一直是衡阳县学的在藉学生,王船山一生学业得益于西湖衡阳县学教泽的历史事实。我们没有必要放大《年谱》无记历史不确的一小点,隐去史实清晰最有意义的历史长线为外地扬誉。又所谓先生读书石鼓书院说,查《石鼓书院志》未有他读书该院的记录,比他早六百年的周敦颐则记入石鼓书院17位“寓贤”,列在唐韩愈之后的第二位。

  如从人文地理历史学问渊源的角度来研究王船山,邓显鹤在《船山著述目录》文中说他“论学以汉儒为门户,以宋五子为堂奥”。把宋明理学推向新的高度。王船山在西湖衡阳县学读书十年之久,是与宋五子之首理学鼻祖周敦颐幼孤依舅郑向园林的同一学思之地, 608年(1024—1632年)间在同一学思之地出两位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乃是国中史无二例的殊荣,是增誉地方的佳话。王船山为原西湖衡阳县学濂溪祠撰书两副有名的传世对联,内神堂联曰:“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祠外柱联曰:“自尧舜禹汤文周孔之传,汉董唐韩,总未窥先生项背;读诗书易礼乐春秋之旨,张铭邵数,无非参太极根源。”先生以其精深体悟为其读书十年之久的母校写此绝世佳句,对周子理学精准地定性定位,为后世学子尊崇。从而可知他读书究理悟道之深,他学出西湖衡阳县学学功之扎实。他在此地读书受教十年之久,是西湖衡阳县学奠定了他 “十五岁志于学”。成为“理穷天人,事通今古,探道德性命之原,明得丧兴亡之故”。志在振兴国家民族的一代大儒,先生之功业垂誉润泽后世,衡阳县学此后所出的知名士子,如杨健、伍让、周家景、刘祖焕、常大淳、彭玉麟、曾熙等个个都有君子品和匡世之才,其群体效应成就了西湖这块爱莲君子地,理学始兴,延续不衰的荣光,衡阳是湖湘文化的源头地,增誉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王船山读书西湖衡阳县学考
薛宝钗到底有多会做人?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王船山读书西湖衡阳县学考 2019-12-29 2 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