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国平:
扎根在扶贫路上的“绿桐树”
  ■记者 敖文景 通讯员 徐艳丽  郭云军

  唐国平和队员一起观察绿桐树生长情况

  走在衡南县鸡笼镇日光村的山间小道,笔直耸立、整齐划一的绿桐树林在冬日暖阳中格外引人注目。绿桐树经济林,是驻村扶贫队2017年引进的扶贫产业项目。

  “绿桐树,耐寒耐旱,好种易活,木材用途广泛,全村种了1.2万株,成材之后每亩预计可实现2.8万元的回报。”12月2日,记者见到了正在绿桐树林里巡查的扶贫队长唐国平,他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绿桐树基地的情况。在他看来,绿桐树不仅是荒凉山地里的一片绿意,还是日光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绿色希望。

  “全靠这片绿桐树林,让我们现在有了依靠。我和老伴在绿桐树基地从事锄草、剪枝、施肥等农活,一年下来,可以赚到1万多元。”该村贫困户李秋银说。

  2015年4月,唐国平放弃机关安逸的工作,主动请缨到偏远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刚到村里的时候,村里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下雨天去走访村民,经常走到半路,还要脱下鞋子打掉鞋底的泥巴。”自那时起,唐国平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善村里落后的情况。

  4年多来,唐国平在扶贫路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和队员们向市烟草局争取到大量资金,用于硬化村级公路、修筑机耕路、安装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扶贫上,除了引进的绿桐树经济林项目,唐国平还争取了一个6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有了发电经济效益。另外,还带头成立“村社合一”,投资黑山羊和鱼类水产养殖。争取油茶庄园开发项目落地,开发油茶种植400多亩。

  如今,日光村1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有159户顺利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9.56%下降至0.35%。“扶贫队来了以后带来了很多产业项目,现在村里一天一个变化,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日光村一定也会变成美丽乡村。”日光村主任王宏伟信心满满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_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把视察成果 转化为衡阳建设的新业绩
“衡阳群众”已达74万余人
全面整改薄弱环节
扎根在扶贫路上的“绿桐树”
确保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房产实测绘成果公告
房产预测绘成果公告
四作品获省青少年 “科调”一等奖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扎根在扶贫路上的“绿桐树” 2019-12-06 2 2019年1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