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22日,市委人才办组织各县(市)区、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市人才服务窗口的人才工作者共55人来到距离衡阳1200多公里的上海,开启衡阳首期人才工作者素质提升研修之旅。
这是我市首次针对人才工作者举办的专门培训,旨在通过学习发达地区的人才工作新理念和新方法,提升全市人才工作者的思维、意识和能力,大力推动我市人才工作走上新台阶。
名师授课讲座、亲临创新创业产业园和孵化基地、问计创意团队、参观创客空间……学员们充分体验了国际名都和全国领先的产业园区在人才引进、激励、服务等领域创新的运行模式和有效的育才方法。通过6天研修,参加培训的人才工作者深感不负此行、受益匪浅。
拓视野!一次对标先进的思想解放之旅
为加强全市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解决人才政策落实“中梗阻”问题,市委人才办将举办全市人才工作者素质提升研修班列入了《衡阳市2019年人才工作要点》。为办好此次研修班,市委人才办多次与寰球人才中心进行沟通联系,研究确定培训方案、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师资以及时间安排等事宜,精心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此次研修班,在师资安排上,既有多年从事招才引智工作的人才工作者,又有资深权威专家和经验丰富的行业领军人才;在教学方式上,既有人才工作理论辅导,又有现场教学和研讨交流;在课程设置上,既有人才引进的新形势分析,又有人才引进策划、创新创业孵化园等经典案例分析,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学性。
短短6天时间,研修班安排了5个专题讲座、5次现场教学、6次座谈交流。通过名师授课,学员们汲取了发达地区在人才发现、培养、服务等方面先进的理念和成果;实地考察中,在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张江跨国企业孵化器等地,学员们亲眼目睹了苏州和太仓等上海周边城市人才工作的实践成果,学习了利用孵化器、柔性引进等理念进行招才引智,备受启发和鼓舞;座谈讨论,大家引经据典、畅所欲言,针对我市的人才工作提困惑、研对策,谈发展,碰撞火花……
“目前,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是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优势人才更愿意去发达地区发展,如何利用、培养、激励,如何留得住人才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衡阳市教育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蒋阳平在研修中提到他的疑惑。衡阳县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人才服务窗口负责人艾琳也提出她的困惑:“人才认定的补助补贴流程比较复杂,审核流程较多,以后是否可以更加简单化,一站式解决对人才的资金补助。”
学真经!一次收获满满的充电学习
课堂上,学员们边学边记,与专家教授进行互动交流;课间休息时,学员们抓住机会,就具体问题和专家展开探讨;茶余饭后,学员们三三两两,利用空余时间,结合我市人才工作的实际进行交流。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胡小麦在开班仪式上谈到,目前,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人才政策不学习、不了解、不宣传、不落实等问题依然存在。
“衡阳发展关键在人才。”研修期间,学员们形成共识,进一步认识到人才工作的重要性,也引发了对我市人才的工作的“问诊”。
“如何使人才政策真正落地生根,打通‘最后一公里’,要求我们突破固有的思想观念,切实解决实际困难问题,不仅是要把人才引进来,更关键的是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在结业仪式上,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李凌波说。
谋未来!一场思维开放的头脑风暴
人才工作究竟如何开展?在结业仪式上,学员们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市委编办副主任陆亚利说:“面对如今‘孔雀东南飞’的困境,我们要大力营造人才工作的温暖氛围,筑巢引凤,招才引智;要让人才引进的政策触底落地,对标上海这样的‘高峰’,将衡阳打造成人才发展环境的‘高地’;要保持人才服务永远在路上,更加注重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配套服务;此外,还要担当人才工作的光荣使命,做好人才工作政策研究的‘参谋’、全面服务人才的‘保姆’和打造良好人才环境的‘大使’!”
耒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耒阳市人社局局长谢淑洪在发言中表示,人才投入是回报率最高的投入,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越要加大人才发展投入。要通过激活人才“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各城市的发展竞争已演变为人才的竞争,通过实地参观苏州、太仓、启东等地,‘柔性引进、孵化器’等理念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今后,我们将结合衡阳本土的情况,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衡南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和人才组组长邹德蓉说。
“要努力打造人才生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安居、医疗、出行等方面的最优待遇,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市人才服务窗口负责人许晏说道。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是新时代新形势给予人才工作者们的“考试题”。路漫漫其修远兮,一次学习,经验或许无法完全复制,但学习带来的思考必将转化为衡阳人才工作的不竭动力,这也是此次“取经”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