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大内科主任、教授,2019年度“衡阳市先进工作者”吴洁
~~~——记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大内科主任、教授,2019年度“衡阳市先进工作者”吴洁
2019年08月26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化治疗专攻“头号杀手”
——记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大内科主任、教授,2019年度“衡阳市先进工作者”吴洁
吴 洁
  ■本报记者  刘  臻

  她,从医29年,专攻人类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实现高血压精准化治疗和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是她的工作准则。她,以“善心待人”为座右铭,被誉为“拿得准、治得好、耐得烦”的暖心医者。

  她就是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大内科主任、教授,2019年度“衡阳市先进工作者”——吴洁。无论是治疗方案的探索还是创新,在这位致力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学霸级医者看来,目标只有一个:让心血管患者得到有效、精准治疗,提高生命质量。

  高血压病因治疗 开启攻克疑难之门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国现患心血管疾病患者有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为2.7亿,而在这2.7亿中只有15.3%高血管患者血压控制良好。可见高血压就吃降压药的笼统的治疗方法已经不管用了。”吴洁指出,高血压也需要精准化、个体化治疗。

  2018年,在吴洁带领下,科室开展“多学科合作(MDT)指导下的高血压精准诊疗”,旨在明确患者个体血压升高的机制,根据肾素水平及其发病机制来指导降压药物的选择,达到提高高血压降压达标率的目的。

  目前,科室结合实际情况,已成功建立了高血压病因筛查的标准诊断流程及肾素水平检测方法,并从门诊到病房两个阶段,进行推广。在内分泌科、影像科、耳鼻喉科、呼吸科、肾内科、泌尿科、检验科等多学科的配合下,2018年已按此流程收治患者78例,2019年以来已收治患者300余例,并根据高血压的不同病因、不同的发病机制及肾素水平,制定了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这些患者包括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HAS)、肾性和肾血管性高血压等继发性高血压以及大量的原发性高血压。所有患者均按照高血压病因筛查流程,检测肾素-醛固酮等激素水平。通过病因筛查和精准诊疗,为患者明确了病因、解决了反复调整药物类型及服用多种降压药仍不能控制血压的困扰,用精准的治疗方案,达到了有效控制血压和保护靶器官的目的。

  “下一阶段,我们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通过细致的检测,进一步区分盐敏感性高血压并完善部分患者的盐敏感基因检测”吴洁表示。

  75岁的老杨(化名)便是精准化治疗高血压的众多受益者之一。家住祁东的老杨是一个老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史长达50多年。还只是20多岁小伙子时的他,在入伍检查时被查出高血压。高血压所带来的头痛、头晕以及合并的三叉神经痛,让他从此走上了求医问药的漫漫长路。然而,辗转多家医院,尝试过不少降压药,血压却依旧控制不良好,以及即便做了三叉神经痛手术后,他头痛头晕的症状也依旧没有得到很好地缓解。

  万般无奈的他抱着希望来到了南华附一医院心内科。吴洁为其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追溯以及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的体格检查。

  “由于老杨发病时间很年轻,之前医院都将他当做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可是在我们的检查中却发现,老杨的左右脉搏不对称、左侧脉搏明显更弱,以及其左侧锁骨下动脉区有明显的血管杂音。当时,我就考虑老杨可能并非是原发性高血压,而是继发性的。”果然,在随后的检查中确诊了,导致多年来他血压控制不佳的“罪归祸首”是多发性大动脉炎导致的肾动脉狭窄即肾血管性高血压。

  明确病因后,吴洁为其进行了病因治疗以及降压治疗后,目前,老杨的血压控制良好。“压在心头50多年的大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太感谢吴主任了!”老杨欣喜地说道。

  心脑血管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需常年服药才能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心血管发病率急剧上升,解决办法不能全靠“有病治病”,仅仅靠药物治疗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四大基石。吴洁指出,如果人们能够照此去做,就能够使高血压病减少55%,脑血管病、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平均寿命有望延长10年以上。

  为此,在临床实践中,她不仅仅只是治疗疾病,更是应该科学、全面地把心血管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对患者及普通人进行宣传教育,加强人们对健康的关注。

  2015年至2017年,应市图书馆公益讲座品牌栏目“雁城市民课堂”的邀请,吴洁先后主讲《健康从“心”开始》《了解重视高血压》《警惕隐形杀手高胆固醇血症》等健康教育讲座,获得了市民的好评,加深了市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以及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日常工作中,她也经常参加义诊宣传活动和院内外专家会诊。

  2016年她当选为石鼓区人大代表,在近三年的区人大会议期间,就医疗卫生领域的相关问题积极献言献策,参与区人大组织的对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院的调研、健康卫生知识公益讲座等,严格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

  用心治心

  关注患者身心健康

  近年来,除了致力实现高血压的精准治疗以外,吴洁还致力于“双心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推广。在医院心内科的病房走廊上,随处可见的便是关于“双心治疗”的科普宣传。

  所谓的“双心治疗”,意味着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生理层面,还要注重心理方面。

  如何在形形色色的患者中,分辨出患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对此,吴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首先这些患者都有明显的胸闷、胸痛、心悸等各种各样心血管病不适症状并常常感觉不安担心,其次常常合并失眠等,再次患者一来就诊通常都是拿着一大摞的检查资料,各种相应的检查都做了遍,就是没有找到与症状相符的相关心血管疾病,自我感觉医师没有将病因检查出来。”她指出,只要符合以上三条标准中的两点,就基本可以断定患者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焦虑或抑郁,“如果不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就很难保证愉快的心情,不好的心情又会促使心血管疾病进一步加重。”

  “吴主任,我真的觉得自己快不行了,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下,还经常心慌,血压波动大……让我住院吧……”不久前,一名门诊的高血压患者陈女士在丈夫的搀扶下来到了病房,泪眼婆娑地找到了吴洁。“你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都没有什么问题,放宽心,没什么大问题……”陈女士的焦虑的神情,让吴洁意识到她的问题不仅仅是源于身体,更是心理。于是,吴洁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再次复查了相关检查,并对其进行了GAD-7筛查(焦虑量表评分),结果显示陈女士患有中重度的焦虑。原来,陈女士目前在创业期间,工作压力大加上对疾病的恐惧,让她常常焦虑不安,血压因此控制不好。找到病因后,吴洁为其进行了抗焦虑治疗配合服用降压药。

  几周后,陈女士再次来到吴洁门诊,表示其心悸等症状明显好转,血压也不再忽高忽低了。对于治疗效果,她十分满意。   

  吴洁指出,双心疾病不像一般的躯体障碍疾病,如果不去从根本上打开患者心结,再高级的医师也难于取得好的疗效。因此,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与患者共情是必不可少的基石。“医护人员是一剂药”,要充分发挥这一剂药的作用。在心理支持治疗中有时语言是苍白的,平静、耐心地让他把话讲完,是双心治疗的第一步。在交谈中探测患者心结所在,了解患者的个性、社会家庭心理环境,并给与劝导、解释、鼓励、暗示、适当保证以及适当的药物治疗。

  医海无涯

  唯有潜心耕耘

  “时代飞速发展,医学也在不断进步,几年前还被大家奉为经典的指南,可能转眼就被修订和完善,所以我们必须紧跟前沿。”吴洁坦言,医师这一职业是一门工作到老、学到老的职业,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唯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顺应医学发展的需要。为此,大学毕业工作3年后,她攻读了硕士学位,此后又工作6年晋升副教授后再次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在行医的二十余年时间里,繁忙的临床及教学工作,常常使自己步履匆匆,难得的休息时间也被大量的会议与讲课所充实,马不停蹄却又乐此不疲。翻开吴洁放在桌上的日历表,每到周末的日期,上面满是各类学术讲座的行程安排。在她看来,各类讲座与学术交流虽然耗费时间与精力,但是能通过与同行们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对国内外心血管疾病前沿知识的学习与对疑难病例的认识,最终裨益于临床工作,让患者受益,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行医29年来,吴洁时常跟朋友念及她行医为人原则——善意待人。在她看来,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 

  她表示,作为医生,虽然按时上下班、节假日探亲访友早已成奢望,加班加点工作已成常态,但是当看到一个个疑难的病例被诊断明确,省去了辗转求医的艰辛,一个个垂危的患者经自己抢救成功,生命得以继续延续,所有的艰辛、所有的辛勤付出都会转化成一份舒心和成就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精准化治疗专攻“头号杀手”
“技艺共享,让更多老百姓受益”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精准化治疗专攻“头号杀手” 2019-08-26 2 2019年08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