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缘分在交往中产生,我与《衡阳日报》的情谊在阅读中开始。蓦然回首“漂”在广州的十载岁月,不知不觉中《衡阳日报》伴我走过了这一段风风雨雨人生路。
初识《衡阳日报》是十年前,那时候生意失败,万念俱灰中我从衡阳“漂”到了广州,进了一家街道保安中队当了一名保安,每日都活在昔日的辉煌里。领导同事看我意志消沉,毫无斗志,庸碌无为,都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即使这样我还是走不出失败的“死胡同”,直到有一天我的常宁同乡好友阿发向我推荐了《衡阳日报》,我才走出阴影重获新生。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细雨纷飞的下午,同事阿发将坐在床前发呆的我拽进了一家新开的网吧,然后点开《衡阳日报》电子版,他用鼠标箭头点击拖拉着《衡阳日报》各大版面对我说:“我读家乡的报纸已经一年多了,这份报纸副刊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情感故事,精彩小说,形散神不散的散文,清新明快的诗歌,都是你喜欢的文字,好好看看吧,会对你有帮助的。”听到发哥这样说,我不由心动了。点击着《衡阳日报》每期的心灵驿站、回雁副刊栏目,读着《蓝波归大海》、《笔底常涌感恩泉》、《豪骨柔肠文人心》、《与蛇对峙》等风格各异、警世醒人,反映不同人生经历和感悟的原创文章,我忘了昨天的伤痛和今天的失落。
从此漂在广州的日子里,《衡阳日报》成了我工余饭后的良师益友,引领着我走出迷途,越过坎坷,自强不息!
如果说广州是我创业打拼的第二故乡,那么,《衡阳日报》就是我心身疲惫时栖息的精神家园。与《衡阳日报》相识相知相伴这十年,读着《衡阳日报》心灵驿站、回雁副刊的精品文章,写着打工纪实、幸福感悟等体裁的作品,我先后在《衡阳日报》等国内外大报小刊发表了《五叔家的变迁》、《外公的竹篱笆》、《织毛衣》等936篇文章;其中《真情婚姻没有“七年之痒”》、《生命非儿戏,安全在心中》等107篇文章分别在首届广东省新生代农民工“玫瑰节”爱情故事征文、衡阳市“文明交通宣传作品”等征文大赛中获奖,并且成功加入了省、市作家协会,圆了我的文学梦。
《衡阳日报》,我的精神家园。今天回首我与《衡阳日报》携手共进的辉煌过去,展望我与《衡阳日报》牵手一生的明媚未来,值此《衡阳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我真诚地祝福《衡阳日报》一路阳光一路高歌,一路耕耘一路收获,在万千报刊各领风骚十年的激烈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