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刘欢生,男,现年57岁,祁东县人,中共党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十届人大代表,市十三届人大代表。现任祁东县养猪协会名誉会长,省科协代表、市科协委员、县科协副主席、县总工会委员。先后被授予县、省、全国劳动模范,县、市、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科普先进个人”,国家农业部“全国农业丰收”奖,“全国计生协会先进个人”等荣誉和奖励,所创办的养猪协会被国家科协授予“全国科普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称号。
履职故事:
近日,记者来到祁东县,听刘欢生述说发生在他身上“军民鱼水情”的故事。从三十年前到现在,刘欢生的拥军故事还在延续之中。他对记者说:“只要我刘欢生还能走得动,我就不忘拥军。”
1984年,刘欢生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辞去农技站的工作,回到村里带头养猪。为攒够启动资金,刘欢生变卖家产,还贷了款。但出师不利,猪还没长起来,购买的30头本地土猪就病死了4头。
当时,正在驻村蹲点的祁东县人民武装部的一名干部听闻此事,主动登门给他送来了1头公猪、4头母猪。这下子不仅帮刘欢生挽回了经济损失,还鼓舞了他的士气,带来了机遇。原来,祁东县人武部送来的生猪是进口的外国良种猪,通过一段时间养殖,刘欢生发现外国品种的猪比本地土猪好养,它们生长速度快、产仔率高、瘦肉率高,而且肉质更好,效益回报也更多。
尝到甜头后,刘欢生顺势而上,转型饲养外国良种猪,并带着村民一起养猪致富。过上好日子后,刘欢生“吃水不忘挖井人”,心中始终记挂着部队。多年来,每到“八一”建军节,刘欢生都会送两头猪到祁东县人武部。
刘欢生在当选人大代表期间,为146户村民提供启动资金10.3万元,代购良种母猪478头,还投资4.7万元为全村铺设了自来水管。1994年4月,刘欢生倡导成立了白地市镇养猪协会,担任会长,发展会员279人,新发展养殖专业户156户,调运饲料2.1万吨,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发展,使白地市镇成为衡阳市的规模养猪示范镇和全国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1997年全镇生猪出栏量增加到100300头,比1985年增长了6倍。
他拥有两个大养猪场,年销售收入300万元,纯收入20万元。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省新长征突击手、省科技星火带头人、省科技示范户、全国农村科普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在1998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5年10月,刘欢生被选举为流泉町村党支部书记之后,便把拥军当作事业来抓。他积极配合人武部抓建民兵队伍,建起民兵营,还组建了一支由退伍兵组成的应急分队。刘欢生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一门心思地想着完成好县人武部分派的任务,一起守护好这片土地。
村里有5名退伍老兵,都是贫困户,他们都成了刘欢生重点帮扶的对象。除了上门慰问,刘欢生还无偿为他们提供生猪和技术指导。退伍老兵王双寿就是在刘欢生的帮扶下,钱包一天天鼓起来,目前已成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