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食物中毒进入易发期,而学校供餐群体特殊、人数众多,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要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严防严管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
通知要求,各县(市)区要立即组织开展全面集中整治检查,对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风险在开学检查的基础上再全面排查。围绕学生食堂操作加工以及学生食堂食品原料和风险较高的食品开展专项检查和抽检,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要以零容忍的态度用严纪、出重拳,确保检查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
管理方面,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食品监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将食品安全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学校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培训,明确食品安全岗位责任并到岗到人。要强化学校食堂环境卫生管理,切实做好“三防”工作,要加强学生食堂原料采购验收、加工操作过程、清洗消毒、餐厨废弃物处置、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关键项目的管理。
在原料设备方面,要严格管控学生食堂食品及食品原料的采购,对米、面、油、肉、蛋等主要食品要实行集中采购、定点采购,严禁使用来源不明的食品及原料,要强化对食品原料的保管,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处理过期和腐败变质的食品,严禁使用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原料加工制作食品。不得使用发芽的土豆作为食物原料,不得制售冷荤凉菜、生食海产品、裱花蛋糕、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
同时, 各县(市)区要组织专题培训,重点宣传培训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强化学校校长、食品安全管理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法制教育,要全面培训和宣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食物中毒防控知识,增强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底线意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各级各类学校要将食品安全、营养膳食纳入健康教育内容,结合学生主题班会、课外实践,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广大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