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该新建项目的开工是衡阳市中医医院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是衡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喜事,更是衡阳人民的大好事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总投资1.7亿元 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开工
该新建项目的开工是衡阳市中医医院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是衡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喜事,更是衡阳人民的大好事
项目建成后的效果图
开工仪式现场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生齐声朗读《大医精诚》
  ■本报记者 贺正香

   2月20日上午9点,风调雨顺。

  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衡阳市中医医院举行,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刘英,市卫健委副主任谢福生、胡晓明,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定慧,蒸湘区副区长王卿和市发改委、市卫健委相关科室负责人、湖南中医药大学学生等嘉宾,以及医院员工代表等共200多人齐聚施工现场,共同见证了医院建设和发展史上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

  1

  将该项目建设成为衡阳市的样板工程  

  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刘英对关心支持项目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刘英说,中医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对中医药利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医药法》开启了依法扶持促进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纪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了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充分彰显了中医药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衡阳中医对于推动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衡阳市中医医院被誉为全国中医药行业的一面旗帜。2月19日,市委书记郑建新到市中医医院视察指导,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视,要倍加珍惜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医院特色优势,引领全市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全力打造中医药特色强市。

  刘英介绍,衡阳市中医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是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也是我市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的奠基开工,意义重大而深远,标志着衡阳市中医医院的各项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项目建成后,必将进一步增强医院的整体实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促进我市中医药和卫生健康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希望施工单位科学施工、加强管理,强化安全意识,保证工程质量,高标准推进工程建设,特别是质量监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将该项目建设成为衡阳市的样板工程。医院要做好配合工作,保障项目施工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市卫健委也将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工作。

  新时代、新起点、新任务,刘英表示,衡阳市中医医院全体干部职工要以奠基开工仪式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秉承发扬优秀的办院传统,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研和医疗水平,乘势而上、主动作为,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探索一条新途径,推动我市中医药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

  市中医医院 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2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开工奠基仪式现场,96名湖南中医药大学学生齐声朗读《大医精诚》,立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光大中华医学的优秀合格人才。

  岐黄之道,源远流长;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家集医、教、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市中医医院始终在发展中坚持弘扬特色中医文化,兼容中西医精华,高擎大医无界烈烈风旗,掬捧惠民服务一池春水。

  据市中医医院院长王诚喜介绍,2017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文件精神,制定了《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欲在全国遴选100家中医医院予以重点支持,给予1亿元的资金补助。重点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中医养生保健与康复、中医诊疗模式创新、中医医疗技术、中药药事服务、人才培养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以及信息化等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业务用房、设施设备配置,从而达到功能布局优化、设施设备先进、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中医药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模式机制创新、适应群众需求,具有很强的中医临床服务能力和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成为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中发挥龙头作用的中医医院。

  一直以来,市中医医院坚持传承和发扬“衡阳会议”精神,坚持中医办院方针,中医优势明显,中医特色突出。经省内遴选和全国范围比选,该院成功入选国家项目储备库,进入全国百强中医院建设序列,纳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并获国家财政拨款一亿资金。目前国家财政拨付的一亿资金全部到位。 

  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龙双才在主持开工仪式上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发改委、市卫健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院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在完成立项、报建、审批环节后开工建设。对该院继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传承与创新结合,加强内涵建设与能力提高,具有里程碑意义,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3

  传承创新综合大楼

  预计2020年投入使用

  据市中医医院院长王诚喜介绍,市中医医院创建于1952年,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执业医师考核基地,国家中药饮片炮制传承基地,湖南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医院编制床位900张,在岗职工670人,博士7人、硕士5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国家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2人,国家级、省级师承指导老师6人。医院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1982年,国家卫生部在该院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简称“衡阳会议”)。 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

  王诚喜院长表示,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后,医院根据相关要求,将建设一栋总面积为35000平方米的传承创新综合大楼,地面设计高度16层,地下设计高度2层。功能用途包括: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治未病中心、中医康复区、中医经典病房、中医综合治疗室、中医医疗技术中心、科研教学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住院规范化培训基地、执业医师考核基地等。传承创新综合大楼总投资为1.7亿元,预计2020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大楼建成后将切实改善衡阳市百姓看病就医条件,有效解决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医院继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传承与创新结合,加强内涵建设与能力提高,具有里程碑意义。

  王诚喜院长还特别向记者解读了国家传承创新综合大楼“内涵”,大楼是“外相”,楼的核心“灵魂”是大医精诚。通过国家传承创新综合大楼建设,一是搭建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平台;二是搭建了中医经典绝技传承的平台;三是突出发挥中医药的“三个作用”。具体来说,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坚持预防为主,在健康评估、预测、干预等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发挥骨干作用、龙头作用。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就是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与特色,另一方面要强化中西医临床协作。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使中医药成为疾病康复的首选和重要手段;四是搭建了博士后创新创业的教学平台。王诚喜院长表示该项目建成投用后坚持走内涵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道路,在推进人才立院、特色兴院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诸多亮眼的成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总投资1.7亿元 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开工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总投资1.7亿元 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开工 2019-02-25 2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