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民政部和公安部曾联合发文要求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我省随即出台了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的实施意见,要求民政和公安部门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解决流浪乞讨人员户口问题。
据了解,首批获得“新身份”的69名人员是在城区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通过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和人像及DNA对比后,户籍信息系统查询不到相关的身份信息,这些人员均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和精神疾病以及智力和肢体等方面的残疾,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无户口导致无法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医保等社会救助政策,生存及生命健康得不到有效保障。
市公安局珠晖分局与市救助管理站、市第二人民医院等部门密切配合,在较短的时间内,共为69名流浪乞讨人员办理了户籍业务,提供了包括信息核查、信息采集、落户、办理身份证在内的“一条龙”服务。为防止犯罪分子“洗白”身份,逃避法律制裁和双重户籍等情况出现,公安和民政两部门联合进行DNA采集并与国家相关数据库比对,确保准确无误。 这些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办理户口登记和身份证后,将集中纳入特困救助体系,并实行托养服务,享受正常居民社会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