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曾浩津:
领路扶贫二十载 不忘“鱼渔”两相授
  ■本报记者  唐 翔

  “种子芽头一定要朝下,方向弄错了就颗粒无收哟……”2月19日,在雁峰区岳屏镇雁农天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农业科研基地里,该公司董事长曾浩津正手把手地向村民们传授西瓜种子点拨技术。据悉,20余年来,曾浩津一直致力于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全力开展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工作,被当地村民称为“扶贫路上的领路人”。

  “他不仅免费为我们提供技术培训,还帮助我们把东西卖出去,我们都很感激他。”在采访过程中,村民们告诉记者,不少贫困户在曾浩津这里学习到种植技术后都成功脱贫,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今年54岁的黄胜祖是岳屏镇前进村8组居民,2002年时还是一名贫困户,靠打零工生活。“那一年,我找到曾浩津表示想学习农业技术,没想到他免费倾囊相授,改变了我的命运。”黄胜祖说,如今自家种了10多亩翠冠梨,1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并被评为“省科技示范户”,“我现在想把我学到的分享给其他人,让村民们都一起来脱贫致富,让曾浩津的大善大爱传递下去。”

  雁农天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雁峰区岳屏镇投入800万元建起了两个高标准农业科研基地,拥有农业科研示范、四季果园母本园、无公害蔬果生产示范基地507亩,专门从事衡阳地区优良蔬菜瓜果、南方名优水果品种的示范与推广工作。公司基地聘用了40多人,90%以上都是当地农民。近年来,公司先后安置500多名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我们主要实行技术培训扶贫,鱼渔两相授。”曾浩津介绍说,为了帮助农民尽快增收致富,公司基地成立了科技培训中心,经常进村入户,手把手地传授先进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及时帮助解决基地和农户的技术难题。基地每年组织培训6—8次,培训农村青年300—500名,培训种植户500—800名。向优良蔬菜水果种植农户提供各种信息1万余条,每年发放科普宣传材料15000余份,为农民和青少年免费提供科普知识及农业创新创业技术指导。

  在“公司+农户+市场”的网络建设和辐射带动下,“雁农天下”在雁峰区、衡南县等县(市)区指导创建了示范园区35个,总面积达2万多亩的优良蔬菜瓜果品种示范园,通过产业扶贫,辐射周边农村,受益农户达5000多人,带动农业企业30多家,引进推广优质西甜瓜、早熟翠冠梨、台湾超甜玉米种植累计面积达3万多亩。

  2017年5月,公司与岳屏镇山林村村委会签订《电商扶贫框架协议》,为山林村提供“农产品进城、网上代购、互联网科普等服务”,联合培育“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产业,帮助山林村贫困户把自种、自制农产品,快速销往全国各地,联合带动一批贫困户实现自主创业。

  同时,曾浩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多年来,他累计捐款20多万元。如今,他不仅是全国注册的爱心志愿者,还成为了雁峰区慈善协会的发起成员之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增长8.5%至9.0%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今年办理时限全面压缩“5天办结”
领路扶贫二十载 不忘“鱼渔”两相授
衡阳小龙虾年产值突破2亿元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领路扶贫二十载 不忘“鱼渔”两相授 2019-02-25 2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