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2月18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泛滥的充值预付是该有人管管了
  鲍  南

  观点纵横

  一张卡里的金额不多,但“聚沙成塔”之后却是巨大的无本纯利,行商坐贾自然对此趋之若鹜。

  下载一篇7元的付费论文,却要充值50元。这样的“不平等条约”,一般人忍忍就过去了,但苏州一名大学生就较上了真儿,一纸诉状将某网站告上法庭。日前该案宣判,法院认定网站关于最低充值额限制的规定无效。

  如今,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预付费”都是商家惯用的手段。买个游戏道具,必须要充值5元钱;临时想骑一次共享单车,充值界面却只有最低30元的选项。理发健身、吃饭洗车,每逢结账时,服务员总在喋喋不休地推销着“充50送100”“充1000打五折”等噱头,引诱着你打开腰包、慷慨解囊。等钱一充进去,要么是剩余的零钱花不完也取不出,要么店家突然关门卷款跑路。预付费、充值卡的乱象,让消费者深受其害,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之所以商家热衷于此,是因为其吃准了消费者怕麻烦不愿维权的心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充值在各种会员卡中的钱确实算不上什么巨款,与耗费的巨大时间成本相比,主动维权可谓是“为了一只鸡搭进一头牛”。一张卡里的金额不多,但“聚沙成塔”之后却是巨大的无本纯利,行商坐贾自然对此趋之若鹜。于是在现实观感上,老百姓每逢购物消费,就会感到似乎所有行业都在通过“预付”集资搞“金融”。但无论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是先给钱后享受,消费者交给商家的钱,都应该获得对应的服务。可如今却是,消费者预付之后就成了待宰的羔羊,这笔钱最后花在了哪,往往成了盲区。工商部门想监管,还面临着没有明确法律依据,或相关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的尴尬。

  种种难题绝非“慢治”的托词。近些年泛滥的预付式消费,已经成了一大民生痛点,随手一搜“预付卡投诉”,结果竟多达近300万条。对此,不少地方已开始从法律层面寻求破解。2018年,上海率先出台了专门的管理办法,随后河南也借着法规修订的契机增加了预付卡管理条款。除了立法,一些地方还表示将建立失信法人“黑名单”,用宝贵的信用分来约束商家的“圈钱”冲动。一些社会有识之士也积极建言献策,建议效仿“支付宝”,把预存在商家预付卡上的费用按照一定比例“托管”,用来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预付式消费乱象的治理不应只是政府唱独角戏,消费者也应当积极行动起来。苏州大学生告赢网站的例子说明,多一分较真,就多一分进步。要拴住预付式消费这匹“野马”,需要消费者更多的较真劲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深入贯彻“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起步”要求 以最强执行力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文化助力中国梦 志愿服务进乡村
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三大专业工程资质升至一级
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9名专业心理咨询师 走进社区为居民减压
市律协举行迎新春拔河比赛
泛滥的充值预付是该有人管管了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泛滥的充值预付是该有人管管了 2019-02-18 2 2019年02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