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2月17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龚楷:留下谜团的大英雄
  龚楷参加过南昌起义、湘南起义,担任过红十一军参谋长,是一位足智多谋的青年将领。但他也给党史留下了一些谜团。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

  百度百科是如此介绍他:“龚楷,四川宣汉人,生于1904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转至湘粤边活动。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连连长,4月随军上井冈山,任第十师第二十八团第一连连长,参加巩固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初随军转战赣南闽西,参加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6月成立红四军第四纵队,任参谋长,10月随红四军主力挺进东江地区,率一个大队参加当地斗争,任第四十六团参谋长。1930年5月成立红十一军,任参谋长。不久在战斗中牺牲。”

  百度百科对龚楷的介绍很粗糙,缺乏详细的人物事迹。我曾到广州黄埔军校查阅学员档案,发现对龚楷的介绍也模糊,仅仅提及他是“黄埔六期生,中共党员,四川人,牺牲于1930年,曾任红四军第四纵队参谋长。”至于龚楷的出生年月、具体籍贯、字号、军衔,都没有记载。开国上将萧克的回忆录中,倒是有几处提到了龚楷。比如他写刚上井冈山的场景:“砻市是宁冈的一个大集镇,群山环抱,清澈的龙江穿市而过,江畔屹立着一座古老而雄壮的建筑——龙江书院。我们一到砻市,就听说朱德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都集中在这一带。宜章独立营营长龚楷对我说:‘你还没见过朱德师长呢,我带你去见他。’龚楷带我到砻江书院,他走在前面,一推门,就听到一个四川口音说:‘是龚楷吗?快进来,快进来!’龚楷跨进门去,又听到那个声音说:‘怎么就你一个人来了?和你在一起的萧克没有来?’龚楷马上把我拉到前面,说:‘他就是。’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年约40来岁,身体健壮,面庞黑红的军人。不用龚楷介绍我就知道他是朱德。我激动地敬了一个军礼。朱德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你的名字我早就知道,你们干得好。’”

  从这段文字看出,朱德跟龚楷很熟悉。原来,龚楷在南昌起义时,就是朱德部下。龚楷原本就与朱德、陈毅都是四川同乡,加之他政治立场坚定,因而为朱德器重。三河坝分兵之后,龚楷跟随着朱德,转战在湘粤赣交界的山区。大余整编中,龚楷被朱德任命为特务大队大队长,在上堡缩编中改任第九大队大队长。

  二

  1928年1月中旬,中共碕石特支书记彭晒领导了碕石暴动,朱德决定把碕石村赤卫队编成工农革命军独立营,彭晒任营长,萧克任副营长兼一连连长。一连掌握了原赤卫队的30多支步枪,二连、三连则都是梭镖。朱德为了加强对这支队伍的领导,派遣军事经验丰富的龚楷担任独立营党代表。朱德鼓舞他们说:“手里没有枪,可以用梭镖,五支梭镖可抵一条枪,可夺一条枪!”

  湘南起义期间,彭睽、龚楷、萧克率领这支部队,转战宜章、郴州、桂阳、临武等几个县,成为一支能打硬仗的农军。在攻打桂阳县城战斗中,独立营缴获一门迫击炮,一挺钢把子重机枪。朱德表扬宜章农军队伍了不起,头一次远征打仗就缴获了敌人的机枪大炮。在象牙山战斗中,面对2000多装备精良的敌人,农军战士打得十分顽强,激战中,三连连长彭立木牺牲。上井冈山转移途中,他们在资兴龙溪洞意外遇到前来接应的毛泽东。两支部队都举着红旗,如同见到了久别的亲人。毛泽东与龚楷、萧克等人一一握手,并风趣地说:“好哇,没接到朱德,接到个萧克!”

  有些史料记载他担任的是独立营营长,龚楚、萧克的回忆录就是这样写的。这里有个缘由。独立营成立之初,营长是彭晒,党代表龚楷,萧克任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象牙山战斗结束后,营长彭晒调入县苏维埃政府,龚楷接替营长一职,彭睽任党代表。1968年,中央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萧克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庆典活动,与毛泽东相遇。主席握着他的手问:“我们是在龙溪洞相会的吧?”萧克含笑回答:“是的,主席。”主席又问:“你们那时有多少人?多少枪?”萧克明白毛泽东问的是宜章独立营,从容答道:“男女老少加在一起500多人,六七十条枪,300多杆梭镖。”毛泽东听后不住点头,连声称赞:“揭竿而起!揭竿而起呀!”

  我在寻访湘南起义后代中,有个叫李方全的老人,自称是四川宣汉县土黄乡人,说他姑父敬远源就是红军将领龚楷。李方全说,他姑姑叫李元芝,姑父敬远源,字孟侯,宣汉县樊哙乡人。他在小时候,大约1951年,听父亲说姑父敬远源是共产党员,在成都读书,回乡后遭县团练局长吴郁周追杀,连夜逃离家乡参加了革命。后来,家人收到敬远源从江西大余县寄来的信,说脚受伤了,在养伤,后来就一直没有音信了。由于长期没有消息,李元芝也抑郁而死。不久,王维舟率老根据地慰问团到宣汉来慰问,打听敬远源的家人。王维舟得知敬远源有个弟弟,是个小地主,神经有点毛病,乱说话,被关在县公安局,就指示把人让放了。几十年来,李方全一直想弄清楚姑父究竟怎样了?可是无从打听。

  网上有篇《书生扬眉剑出鞘》,是写革命烈士周伯仕的,文中记载:“1925年上海五卅反帝大斗争,激起了全国青年的革命热情,周伯仕、敬远源、修焘、李正恩相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周伯仕的影响下,同乡会多数人投身了革命洪流。他还极力支持陈远湘、敬远源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六期。” 让人疑惑的是,在黄埔六期学员名单中又查不到敬远源,只有来自四川宣汉县的龚楷。无论是宣汉县志还是党史资料,都没有龚楷这个人。宣汉县记载进入黄埔六期的宣汉人只有敬远源。李方全由此判断,龚楷极有可能是他姑父敬远源的化名。

  三

  据《陈远湘回忆录》记载:“敬远源,字孟侯,读四川高等工业学校。我到黄埔军校后与他联系,他也去了黄埔军校六期。共产党员,后来在福建领导一支武装打游击,当过团长,战死。”陈远湘,四川宣汉人,黄埔军校第4期炮科毕业,曾为国民党陆军少将,郑州警备司令,淮海战役中被俘,1975年3月获特赦,后任四川省政协秘书处专员、四川省宣汉县政协副主席。陈远湘的回忆录中,虽然没有提及敬远源就是龚楷,但在福建领导一支武装打游击的四川宣汉人,只有龚楷。只不过龚楷的职务不是陈远湘回忆的团长,而是团参谋长,也就是第四十六团参谋长。

  大革命时期,许多共产党人为了不拖累家人,使用了化名。比如红十一军参谋长严凤仪,原名严銮海,参加过南昌起义。1930年5月,中共东江特委将东江红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团改编为红十一军,古大存任军长,吴炳泰任政委,龚楷任参谋长,罗欣然任政治部主任。不久,龚楷在战斗中牺牲,由严凤仪接任参谋长。李方全推测,当年姑父怕牵累家庭,参加革命时用了龚楷这个化名,所以世人只知道龚楷,而不知道敬远源。

  真是无巧不成书。有篇网络小说《重生的红小鬼》,里面写了龚楷:“龚楷是1904年出生,参加南昌起义,后来跟随朱德转战湘南。他也是黄埔军校六期,中共成员,四川省宣汉县人,投军前是四川高等工业学校毕业生。后世当过红军第十一军参谋长。”龚楷说:“党代表,我现在恢复原来的名字,叫敬远源,孟侯。上尉参谋。我们武汉六期的来了3个。你怎么也在这里?”虽然这是网络小说,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历史上的实有其人,主要故事也是确有其事,说明作者并不全是虚构。尤其是作者直截了当说出龚楷就是敬远源,我相信决不是信口开河,这个作者是找到了历史依据的。为此,李方全写了个帖子《红十一军参谋长究竟是谁?》发到网上,但始终无人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龚楷打仗是个不怕死的角色,总是冲锋在前。1929年11月的梅县战役中,龚楷时任红一纵队三支队支队长,英勇负伤。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沪定桥战役的敢死队,曾经就是龚楷的队伍。这支敢死队的前身是红四军二十八团二连,打过很多硬仗、恶仗、胜仗,是红军中的英雄连队。湘南起义时,二连的连长是林彪,朱毛会师后,连长为龚楷,第三任连长是萧克。可惜天妒英才,龚楷这位杰出红军将领,早早牺牲了。

  龚楚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龚楷是在宜章农军撤往井冈山的途中牺牲的,安葬在折岭。这显然龚楚的回忆有误。龚楷是1930年初夏牺牲的。他留给世人的,是一个有待解开的身份谜团。

  (本报记者翟瑜根据朱文科著作《耒水悠悠,从湘南起义走过》整理)

  朱文科著作《耒水悠悠,从湘南起义走过》

  湘南起义雕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龚楷:留下谜团的大英雄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龚楷:留下谜团的大英雄 2019-02-17 2 2019年02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