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抓严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市委先后出台相关《意见》《实施办法》《追究办法》。去年,市纪委监委编印下发《落实两个责任操作手册》5000册,并开展专项检查。
“要进一步把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统一联动起来,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书记要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旗帜鲜明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职,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今年1月22日,市委书记郑建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在充分肯定2018年全市纪检监察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对纪检监察战线的同志寄予厚望,强调要始终坚守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职责定位,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提供坚强保障。
夯实政治责任,严深细实履行监督职责
“严深细实履行监督职责,突出重点,靶向发力。”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包昌林多次强调,要把日常监督抓严、做实,推动各级党组织把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担起来、严到位。
2018年,全市各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各种方式延伸监督触角、发挥监督实效,战斗力不断彰显。
日常监督实现“全覆盖”。严格执行市委《关于从严监督管理党员干部的十项措施》,将监督范围延伸至所有公职人员。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共开展提醒谈话10943人次,完善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134份。对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的监督全面加强,27家市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和9家投融资平台纪检组共处置问题线索814件,立案157件,处理151人。
巡察监督突出“关键点”。2018年,市委分四轮对市属12家投融资平台公司、20个市直单位进行常规巡察,对12个县(市)区和8个重点行业扶贫单位开展了专项巡察,还对公安系统开展市县联动提级交叉巡察,共发现问题884个,移交问题线索196件。同时,通过开展巡察“回头看”和整改督查,对568个重点问题进行跟踪管理,有力推动了党组织整改责任的落实。
专项监督助力“三大攻坚战”。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继续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招投标、政府采购、公用经费使用等四个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线索511件。围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采取“互联网+监督”等方式,受理、发现问题线索2308件,立案527件,处分处理1603人,移送司法机关30人。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了对衡南、常宁等县(市)区取缔非法砂场不力、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6家选矿企业未切实整改等问题的监督检查,问责8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9人、组织处理52人。
严肃执纪问责,倒逼主体责任落实
“一个单位的三个下属单位集中出现违纪违规问题,充分表明该局党组对下属单位监管不严,落实自身党风廉政主体责任不到位。”2018年,南岳区纪委监委通报了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刘冬林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的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实效关键是牵紧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要害在“一把手”。2018年12月28日,市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涉及机构改革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违规选人用人问题,3名党员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处理。其中,该局党组书记唐时明作为干部选任工作第一责任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力,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紧盯“关键少数”,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把主体责任扛起来。聚焦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问责管党治党不力的党组织74个、党员领导干部178名,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人,组织处理133人。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严肃的追责问责,持续释放了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形成了“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震慑,确保纪律入脑入心,倒逼主体责任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