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连续4年保持在65000万吨以上
■ 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7.7%,保持较快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
■ 货物进出口总额305050亿元,贸易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
■ 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国家统计局21日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900309亿元,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GDP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5%,四季度增长6.4%。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完成,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当天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
从需求看,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9%,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9.0%,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9.7%,贸易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从生产看,全年粮食保持高产,畜牧业总体稳定。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2%,增速缓中趋稳。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7.7%,保持较快增长。
与此同时,“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扎实推进,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
数据还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快于人均GDP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增速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2018年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宁吉喆说。
>>相关链接: 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
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21日介绍,2018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多增1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连续6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
宁吉喆在当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2018年各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4.8%至5.1%之间,实现了低于5.5%的预期目标。
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7%,比上年同月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全国主要就业人员群体25至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4%,与上月持平。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0.6%。
宁吉喆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在制度方法上与国际劳工组织标准一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水平比欧洲国家平均水平要低。我国劳动力资源近9亿人,就业人员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有1.7亿,每年大学毕业生有800多万,仍然具有巨大的人口数量和劳动力大军,人口红利仍然存在。此外,人才红利正在形成,这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