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家坪
  与杨家坪邻近的青草桥

  与杨家坪隔河相望的石鼓书院

  徐霞客曾在此歇脚

  渔船码头

  1924年,从石鼓书院的合江亭上拍摄湘江及来雁塔 

  杨家坪对面的来雁塔

  杨家坪社区

  灯塔

  老地名来历:

  位于石鼓区草桥以北的杨家坪,起于草后街,止于防洪堤,因昔日杨姓居民多居住于此而得名杨家坪。

  历史上,徐霞客游衡阳时,曾暂住在杨家坪一带的绿竹庵。解放前,外国天主教会在杨家坪开办有广德学堂(今衡阳市三中前身),同时又是衡阳重要的航运码头。解放后,杨家坪建起了大型农贸市场,鱼、虾、蔬菜在此批发十分活跃。上世纪80年代,我市投资改造建设后的杨家坪码头,一度成为市内主要的物资航运码头。

  老地名特色:

  位于石鼓区草桥以北的杨家坪,起于草后街,止于防洪堤,因昔日杨姓居民多居住于此而得名杨家坪。

  徐霞客来衡时住在杨家坪一带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中写道:二月初一,早饭于绿竹庵,以城市泥泞,不若山行。遂东南逾一小岭,至湘江之上。共一里,溯江至蒸水入湘处。隔江即石鼓合江亭。渡江登东岸,东南行,其地陂陀高下,四里,过把膝庵,又二里,逾把膝岭……在把膝岭东南三里平畴中,门对耒水,万历末无怀禅师所建,后憨山亦来同栖,有静室在其间。余至,适桂府供斋,为二内官强斋而去……自登大观楼,正对落照,见黑云衔日,复有雨兆。下楼,践泥泞冒黑过青草桥,东北二里入绿竹庵。晚餐既毕,飓风怒号,达旦甫止,雨复潇潇下矣。

  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丁民打开一幅1938年的衡阳城区地图向记者介绍,徐霞客游记记载的“……践泥泞冒黑过青草桥,东北二里入绿竹庵”,这个绿竹庵的位置大致就在今天杨家坪一带,此处也是他游衡州城时的暂住之所。

  据刘玉桥和杨载田在《徐霞客楚游日记与湘南经济地理》中考证,自明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十一由江西荔子树下进入湖南茶陵县境,至闰四月初五由东安下广出湖南入粤西(广西),为期115天,行程千余公里,著旅行考察记录《楚游日记》57000多字,乃湘南考察之创举。衡阳,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湘南最大中心城市,明代就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商业都会。徐霞客楚游三进三出衡阳,历时82天,成为整个西南“万里遐征”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章。

  广德学堂成为湘南教会学堂之始  

  从1938年的衡阳城区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在城北杨家坪一带标有广德学堂。

  据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衡阳市志》(1998版)记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衡阳境内的衡山、衡阳、清泉、耒阳、常宁、祁阳(含今祁东)六县共有小学堂32所,其中高等小学堂14所,初等小学堂15所,学生1430人,每万人口中有小学生4.3人。衡阳城区有衡清、衡阳、清泉三所高等小学堂,南路师范附小为两等小学堂,还有文昌宫、龙神祠、竹山庙、伏波庙四所初等小学堂。是年,衡阳县李长荣等人倡立的京山民立高等小学堂,是境内最早的私立小学。后来,美国教会在衡阳杨家坪设立的广德学堂,成为湘南教会学堂之始。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德学堂被迫辗转湘南。1938年迁至衡南车江,1939年迁至桂阳,1942年迁至郴州市,1944年,粤汉沦陷,被迫退至临武,直至1946年才返回原址杨家坪。次年,美国教会筹募银洋万余元,修建了教学楼一座二层,教室八间和一幢临时学生宿舍,当时仅为初中六个班的建制。1952年11月,学校更名为衡阳市第三中学,并搬迁至珠晖区。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秋光在《论近代湖南的教会教育》中指出,教会教育在湖南起步虽晚,但发展快。近代湖南教会教育具有门类齐全、自成体系,重视英语和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学生独立意识较强等特点,为湖南教育增色添彩,培养了众多人才。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担任24年总会计长的美籍衡阳人何连玉,就是毕业于广德学校的杰出校友。

  曾是衡阳重要的航运码头

  相关文史资料记载显示,杨家坪濒临三江汇合处,是早年衡阳重要的航运码头,也是众多商品贸易集散地。

  1938年初,中国与苏联签订《易物贸易协议》。2月,国民党湖南省政府根据南京政府财部贸易委员会关于管理全国茶叶、桐油、畜产贸易办法纲要的规定,成立湖南省物产贸易管理委员会,下设桐油、畜产、茶叶三处。与此同时,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设湖南办事处于长沙市。11月12日晚,长沙文夕大火发生之前,湖南办事处迁往衡阳杨家坪。

  1939年2月,省贸会改为省贸易局,由省财政厅管辖,3月,茶业处改为湖南省茶业管理处,5月迁至衡阳杨家坪,与中茶湘办处(设在广德学校)相隔不远。同年夏,重庆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邹秉文,中茶总公司总经理寿毅成来湘,与省建设、财政、教育三厅厅长,在南岳会议决定,设立中国茶叶公司湖南办事处于衡阳,并于9月1日正式成立。

  解放后,杨家坪建起了大型农贸市场,尤以早市为最,鱼、虾、蔬菜在此批发十分活跃。上世纪80年代,我市投资改造建设的杨家坪码头成为市内主要的物资航运码头,显示了衡阳航运业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近年来,航道部门在杨家坪防洪堤树起了一座高达11.6米的钢质示位航标灯塔。据了解,这座示位航标灯塔是湘江衡阳至永州段千吨级航道项目建设的配套设施,指引过往船舶安全航行。夜晚,方圆一公里范围的江面均可清晰望见塔顶上发出的绿光。

  较为繁荣的航运业,也催生了杨家坪渔业的发展。今年64岁的黄阿姨介绍,家里几代人都是以打鱼为生。上世纪90年代以前,湘江水位浅,鱼资源很丰厚,一天能打上百斤鱼。她说:“解放初期,杨家坪附近打鱼的群众以杨家坪码头为基地,形成渔业合作社,将打来的鱼全部卖给衡阳市水产公司,那时渔民的收入还算可观。所以,渔业合作社人最多时有300多人。如今,渔家都收起了渔具,外出打工了。”

  杨家坪二号码头的吊塔

  ■文/图  本报记者 胡建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杨家坪
地名中的民谣民歌风情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杨家坪 2018-12-22 2 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