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衡东县创新党建工作纪实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之花”遍地开 “发展之果”扑面来
——衡东县创新党建工作纪实
  ■统筹:周健   文宏伟   左立伟  文/本报记者   谭晓波   图/衡东县委组织部提供

  初冬,走进衡东县,放眼远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民生工程遍地开花……朵朵“党建之花”正在全县各项工作中争奇斗艳。

  今年来,衡东县以“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建设为主线,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衡东县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严从实,“书记抓、抓书记”压紧责任

  近年来,衡东县委高度重视,主动履职,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紧扣党建工作责任制的“牛鼻子”,推动从严管党治党真管真抓、善管善抓、严管严抓。

  衡东县通过压实主体责任,制定责任清单、加强督查调研、实施动态指导,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的领导垂范、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

  “党建工作要作为第一重点、第一驱动、第一引擎!”衡东县委书记吴伟生作为党建工作的第一负责人,今年主持召开7次常委会和专题会议,谋划和研究党建工作;组织召开13次全县“一把手”会议,安排部署和调度推进党建工作;对17个乡镇、33个省级贫困村进行全覆盖走访,研究解决全局性党建问题4个。

  衡东县还坚持创新驱动,实行责任倒逼提质增效。该县在全市率先实行《基层党建工作问责办法》,明确了县级领导、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副职等多个层面责任人的党建工作职责,规定了6大类38小类的问责情形和6种方式进行问责。

  为了打造过硬的干部队伍,衡东县出台了《关于对拟提拔任职的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党的知识考试的暂行办法》,将考试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依据。衡东县对拟提拔任职的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律要进行任前党的知识考试,成绩70分以下的将不会获得任命。 

  吴伟生介绍,衡东县分乡镇、机关、“两新”组织三类,选聘一批退休的优秀党员干部充实基层党务工作力量,建立了一支党性强、素质高、业务精的党建督导员队伍,实行责任捆绑,通过高频次、全覆盖、常态化的督查,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规范、全面过硬。

  同时,该县建立“季查季比季通报”制度、暗访制度和问题回访三项制度,把每次检查打分情况作为年底乡镇党委书记述职评议打分的组成部分。在单位评优和个人评先时实行党建工作一票否决制,从而使党建工作层层递进,环环紧扣。

  创新载体,红色品牌筑起靓丽“风景线”

  近日,记者走进衡东县氵米水镇兴东、滨江、堰湾三个社区的“一街一区一园”党建工作示范点,亮点频频,令人眼前一亮:

  兴都社区丽都东路“党建示范街”整条街都被党建宣传牌覆盖,宣传氛围十分浓厚,填补了衡东城区红色宣传长廊的空白;滨江社区将党组织建设与老城区改建相结合,设立了“阵地固强责任岗、环境卫生责任岗、文化促兴责任岗及靓丽城区责任岗”,以“四岗承诺”为载体,不仅让社区党员有了更好发挥作用的平台,而且带动了社区群众共同参与创建“美丽滨江社区”的积极性;堰湾社区以“党建+企业发展”的理念,社区支部推进衡东唯一的上市公司——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一园)示范建设,创建了党员进企业、促发展机制,让党员主动服务企业,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今年来,衡东县以“五化”建设为着力点,不断创新方法载体,大力夯实基层基础,党建工作亮点纷呈,打造了系列红色品牌,构筑起该县基层党建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衡东县人社局通过“五化”建设,充分发挥该社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作用,组建义务服务队伍,组织10名自愿报名参加的离退休党员,组成人社局一楼服务大厅义务导向团队,至今为前来人社办事的老百姓义务导向600余人次,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打造了人社党建品牌,实现了人社发展新跨越;衡东县教育局进一步把党支部“五化”建设达标工作落到实处,该局创新举措,自主研发了扶贫数据库管理软件系统,“一键式”对所有贫困学生实行动态管理,让教育扶贫惠及到更多贫困学生。今年5月,该创新举措在召开的全省学生自主管理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推荐。

  衡东县将党支部“五化”建设列入《2018年全县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确定7个乡镇、15个县直机关单位、15个“两新”党组织、65个村(社区)和33个省级贫困村党组织作为示范点,其中,市级“五化”示范点创建单位25个,县级“五化”示范点创建单位96个,“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党支部“五化”达标创建工作。确保2020年全县所有党支部完成“五化”达标建设。

  衡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志毅介绍,衡东县今年新增841万元,大幅度提高了村(社区)两委干部的报酬待遇,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工资3053元/月,达到了上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两倍标准;投入1486万元,新改扩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29个;投入40万元用于全县“五化”示范点打造。

  党建领航,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近日,在衡东县杨桥镇荆竹村南竹粗加工产业扶贫示范基地,记者见到一台载重量20吨的大卡车,停靠在加工厂门口,几个工人正在忙碌地装载竹片产品。扶贫示范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加工的竹片制品材质好、韧性强、经久耐用,深受河南、河北等地建筑工地老板的青睐。

  据了解,荆竹村地处偏远山区,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是杨桥镇唯一的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90人。交通不便与集体经济空白成为该村脱贫致富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扶贫工作离不开党员、离不开党建。衡东县将脱贫攻坚工作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切实推进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30条措施》,配强村党支部班子,不断增强党支部凝聚力。2016年8月,衡东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一帆履新任职,就带领扶贫工作队一头扎进荆竹村。最终,在衡东县组织部、县交通、公路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在悬崖峭壁中凿出一条长达6公里宽7米的扶贫大道,打通了荆竹村的致富路。

  道路通,产业兴。目前,在村党支部的带头下,村里成立了油茶种植、生猪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了南竹粗加工厂,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89人的产业入股分红、劳务用工的问题,村民人均收入增至3500元,今年能如期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荆竹村只是衡东县以党建引领全力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该县按照“党建引领产业、产业助推脱贫”的思路,打造“造血式”扶贫格局,促进党建与脱贫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凝聚强大合力。

  今年7月,衡东县在我市率先培育首批农村党员创客。该县从种养大户、农产品加工负责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等有一定创业基础或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年轻党员中选取,全县33个省级贫困村中每村培育1名农村党员创客 ,最年轻的仅22岁。

  目前,衡东县“大众创业”热潮不断,全县共发展产业合作社1000余家,产业扶贫示范基地34个,今年实现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5691人以上,贫困村将实现全部退出。

  衡东县委书记吴伟生(右一)调研党建工作

  衡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志毅(右二)了解党建促脱贫情况

  党员引领贫困户发展产业

  “一街一区一园”成为党建靓丽风景线

  县城远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党建之花”遍地开 “发展之果”扑面来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党建之花”遍地开 “发展之果”扑面来 2018-12-21 2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