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湖南省桃源一中食堂门口的一贴公告,上面写的是,因上学期猪肉大幅度降价,食堂已出现盈利状况,校方本着“坚决不盈利”的标准,决定为每位就餐学生充值100元。全校4000多名学生,学生分享食堂结余40多万。100元钱虽不多,但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以德为先、诚信育人的做法值得点赞。
中学食堂把结余的盈利款,全部返还给学生充伙食费,让全体学生受益,这还真是个新鲜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中小学校食堂的饭菜价格较贵,而质量却较差、性价比较低,甚至出现饭菜霉变情况,饱受学生与家长的诟病。媒体曝光的校园食堂,往往成为某些人眼中发财谋利的“唐僧肉”“摇钱树”。他们想着法子、变着花样去压缩成本、以次充好,从学生口中谋利,以牺牲伤害学生身体和利益为代价,赚取“昧心钱”和“黑心钱”。办食堂的伙食经费有节余,多是进了“小金库”。教育部明确规定的学校食堂应有的公共性、公益性、不盈利要求,俨然成了“稻草人”。而桃源一中则认为,学校食堂不能以赢利为目的,赢利了就该给学生退钱。其实,这也是学校教书育人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在桃源一中,这条分享返还食堂盈余的公告,充到饭卡里的100元伙食费,就是一堂生动的德育课,是一堂生动的诚信课,这样的学校,是知识学校、良心学校,是诚信学校、更是德育学校,这样的学校值得信赖、可以托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最核心的是公平,最关键在于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学生在学校里受教育是以求真理、悟道理、明事情的,既需有传授知识的良师名师,更需有立身做人的榜样导向。学生如何懂得道理、塑造品格、修养身心,这不但需要听老师怎么教,更要看学校怎么做。校园之内传道与示范结合、真知与笃行结合、教学与做事结合才是精髓所在。现在,随着教育的加强,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越来越好,而软环境的建设更需要重视,需要与硬条件改善一样齐头并进,教育水平才能水涨船高。
努力建设诚信的校园,言行一致的校区,知行合一的环境,就要像桃源一中那样以德为先来教书育人,让人人是教员、事事是教材、处处是课堂、件件悟道理成为一种风气。如此上行而下效,真知而笃行,才是教学相长、办学育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