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衡考察时,充分肯定了衡阳良好的营商环境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殷切寄语“雁城”衡阳以及整个湖南当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领头雁”。1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在中国政府网以文件形式对我市“营造良好环境,承接产业转移”这一典型经验予以通报表扬,这充分表明,衡阳近年来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方向是正确的,效果是明显的。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对外开放水平、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犹如水和空气,“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一座城市营商环境好,已有企业才能留得住、发展得好,外来企业才会想进来置业兴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涌现。可以说,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衡阳近年来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营商环境好了,红利不断释放,与衡阳“一见钟情”的企业项目也越来越多:比亚迪来了!华侨城来了!梦东方来了!沈阳豪曼来了……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衡阳共承接产业转移企业534个,新增企业主营收入133.43亿元。
好企业的纷至沓来,大项目的接踵入驻,助推衡阳经济朝“换道超车”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迈进。今年前三季度,衡阳市以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8.6%、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的好成绩挤上了全省经济增速的头把交椅,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各大企业项目入驻衡阳后的澎湃发力。
企业受益了,群众办事方便了,衡阳经济发展更有活力和潜力,这些都是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回报。因此,接下来,我们应坚定信心,更上层楼,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以保姆式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让衡阳早日成为行政效率更高、服务管理更规范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