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来衡阳考察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打造“信息多跑路、群众和企业少跑腿”的创新政务服务体系,营造具有“磁场效应”的营商环境,争当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取得了明显成效。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与自己比,衡阳有了质的提升,这让我们更加充满信心,我们更知道仍需继续前行。为了营造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从今日起,本报推出专栏《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敬请垂注。
本报讯 (记者 张振) 我市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数量众多,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如何发力?近日,记者从衡阳银监分局获悉,该局已推出多项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据了解,该局将进一步扩大信贷资金供给主体,在全面落实“一县两行”的基础上,再适当引进股份制银行,吸引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来衡阳拓展业务,积极引导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下沉服务网点,进一步贴近市场;将各银行机构信贷支持小微企业效果作为高管人员年度履职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完不成硬性指标的机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即不能评为一类高管),对连续三年完不成硬性指标的机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建议其上级行或主管部门调整其职务;通过非现场监管手段,实时监控银行业机构小微企业的授信利率水平、授信总量及增长、授信结构、授信品种等情况,通过信访渠道及时了解银行机构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过程中是否存在故意刁难客户、设置不合理授信条件、人为延长融资链条、增加融资成本等问题。一旦发现银行机构有上述问题,将依法追究银行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为实现银行信贷资金供给与企业信贷资金需求的“无缝对接”,该局要求所有的银行机构加入衡阳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本行的信贷政策、信贷资金供应、信贷工具、利率水平、授信条件、办理时限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了解企业的资金需求、财务状况、产品品质、市场供应、竞争实力等方面信息,尽可能满足小微企业贷款“小、频、短、急”要求。
新闻链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最近就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答记者问时提出,初步考虑在新增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中小型银行不低于三分之二,争取三年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