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时光荏苒,弹指40载,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变化翻天覆地,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扎实推动医改纵深发展,以惠民为导向,服务全市发展和百姓健康,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时光荏苒,弹指40载,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变化翻天覆地,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扎实推动医改纵深发展,以惠民为导向,服务全市发展和百姓健康,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时光荏苒,弹指40载,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变化翻天覆地,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扎实推动医改纵深发展,以惠民为导向,服务全市发展和百姓健康,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时光荏苒,弹指40载,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变化翻天覆地,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扎实推动医改纵深发展,以惠民为导向,服务全市发展和百姓健康,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时光荏苒,弹指40载,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变化翻天覆地,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扎实推动医改纵深发展,以惠民为导向,服务全市发展和百姓健康,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光荏苒,弹指40载,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变化翻天覆地,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扎实推动医改纵深发展,以惠民为导向,服务全市发展和百姓健康,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筑梦40年,衡阳人均期望寿命达76.4岁
  全市卫计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现场

  ■文/图  本报记者   贺正香

  从1978年到2018年,40年来,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百姓最能直观感受到的是什么?那就是人均期望寿命:目前衡阳人均期望寿命达76.4岁,较1978的68.3岁大幅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扎实推动医改纵深发展,以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主线,以惠民为导向,服务全市发展和百姓健康,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取得骄人成绩。

  医疗卫生资源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看病更放心

  40年来,我市通过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市城区三级医院为龙头,县级人民医院为枢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为网底、私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服务网络和多元办医格局。

  1978年,全市仅有医疗卫生机构1155所,床位数13348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2.4张。目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5869个,建制乡镇卫生院14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7个,村卫生室4441个,设置病床4.19万张,每千人拥有病床数为5.74张。

  1978年,全市80%的乡镇卫生院,甚至个别县级医疗机构都依靠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老三样”进行诊断,目前大部分市、县级医院都配备了较为先进的核磁共振、CT等高精医疗设备。

  1978年,全市仅有卫生技术人员1469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2.64人。目前,全市共有执业(助理)医师1.78万人,执业护士1.5万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2.32名,执业护士2.04人,在全省位居前列。

  在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素质水平的同步提升。目前,我市拥有三级医院8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7个),二级医院40个;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学科 1个、省级重点学科24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及全科医生培训基地9个、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5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医学博士99人,硕士研究生1633人,本科学历5170人,医务人员素质和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自2003年起,以3年为一个周期,对全市基层卫技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普遍轮训,大幅提高了全市农村卫技人员的诊疗能力与服务水平。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0多家民营医院,强力推进了衡阳卫生事业协同发展。

  一连串的数字表明,我市保障人民持续健康医疗体系日益完善,更加有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就斐然,人民群众看病更加放心。

  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就医更舒心

  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历程,我市卫生计生事业这一情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事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百姓感受到了医疗发展带来的益处。

  政策推动,着力破除群众看病贵的顽疾。通过不断深化医改,我市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100%阳光采购,100%“零”差价销售。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450元,106个病种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按病种收、付费。在推进健康扶贫过程中,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落实“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三个一批”政策,截至目前,属于大病范畴的贫困人口及重病兜底保障的对象全部落实了相应政策,有效降低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完善机制,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055个,签约居民251.2万余人,通过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了从群众患病排队找医生,到家庭医生主动签约上门服务的转变;同时,在二级以上医院指定科室对接家庭医生转诊服务,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通道,让群众看病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逐步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成为第一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加强市直各医疗机构硬件建设的同时,还狠抓了重点专科建设,并以此为龙头,带动了医疗科研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全面进步。同时,积极推行系列便民惠民措施,全面实行“无假日”医院,改善就诊流程,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建立完善医疗质量安全常态化的巡查、点评、约谈制度,推行了大型检查结果同级医院互认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付费等措施,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中医事业快速发展,1982年4月,原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在我市召开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衡阳会议”,对全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1987年,将全市9所集体所有制县、区级中医或中医为主的专科医院先后转为全民所有制,加强建设和管理,积极打造中医品牌。2012年,原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在我市召开了纪念“衡阳会议”30周年座谈会,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中医工作影响力。

  1998年,无偿献血先后在全市卫生、教育系统成功试点。2001年,全市无偿献血首年破万人次。2005年开始,全市实现医疗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目标。自2008年起,连续5次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更开心 

  40年来,我市传染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大幅下降,肺结核、霍乱等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遏制,多种新发、输入性传染病被有效控制,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4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3年发生非典疫情以后,我市大力推进公共卫生体系硬件建设,完成了13个疾病控制机构和9个医疗救治体系项目建设。

  通过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础建设,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肝炎、流脑、乙脑、伤寒、霍乱、新生儿破伤风等一批曾经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遏制,特别是有效防控了霍乱、非典、人禽流感、乙脑等重大疫情。全市基本消灭了丝虫病、麻风病、疟疾等传染病,实现了连续32年无白喉报告、连续26年保持无脊灰状态。

  2003年,组建了市、县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大幅加强。同时,逐步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制定了应急预案,加强了应急演练,配备了人员、物资、设备,应急能力得到加强。在抗冰救灾、援川抗震救灾以及抗洪抗旱等“战斗”中,全市卫生系统均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了卫生应急救援、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工作。  

  2009年,我市开始全面实施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8年,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14类55项,经费标准提高至55元/人年,群众健康获得感日益增强。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生育更安心 

  40年来,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从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步入了人口与资源环境逐步协调、人口政策、群众意愿逐步适应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幸福感。

  “十五”时期,我市加快建立和完善了“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近年来,通过扎实推进“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工作,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实现由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并举转变,由管理为主向更加注重服务家庭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会和公民多元共治转变,为衡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我市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全面两孩”政策平稳落地。2017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8.86/10万,婴儿死亡率为2.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0‰,较1978年大幅降低。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个人的健康,关系一个家庭的命运。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卫生计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健康红利,再说起“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这句话,全市卫生计生干部职工就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气。如今,百姓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住院更省心、花钱更少了,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医疗网络遍布衡阳城乡大地,人民群众更加坚信: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抖擞的精神,才是昂首阔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强保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筑梦40年,衡阳人均期望寿命达76.4岁
液体奶不允许个人携带或邮寄入境
圈地种菜,规模竟越来越大
叫板余额宝 微信推出零钱通
湖南今年将全面完成 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筑梦40年,衡阳人均期望寿命达76.4岁 2018-11-23 2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