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振
编者按
自10月中旬开始,全市审计系统通过层层推举考察评选,评定了一批优秀的基层“廉政勤政审计人”模范。为表彰先进、宣传典型、弘扬正能量,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努力工作,本报自今日起推出【廉政勤政审计人】系列报道。
在衡阳市审计局有一名常年奋战在一线的年轻“老审计”,他就是被大家喻为审计“尖兵”的王振旭。
王振旭年近四十,常年留平头、戴眼镜,衣着朴素。他能写、会查、更善于沟通协调,在他的办公室里,请教审计业务问题的人常年络绎不绝。在工作中,他是获奖无数的高级审计师、注册税务师;在生活中,他是一名好领导好同事好家人。
15年来,王振旭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我市审计事业,他用自己的睿智和机警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审计难题,在互联网浪潮中,他还是我市首启审计“大数据”的弄潮儿,是铁骨柔肠敢于担当的审计铁汉。
业务立身,审计能手受推崇
毕业于南京审计学院科班出身的王振旭2003年7月进入衡阳市审计局工作,先后在人事教育科、办公室、经责处、经责一科、财政金融审计科、经责二科、财政审计科等科室工作,现任财政审计科科长。
辗转不同的岗位,王振旭始终如一坚持的就是“肯学、肯干、能吃苦”。在业务知识上,他有一股“钻劲”;在日常工作中有一股“拼劲”;在审计执法中坚守一股“严劲”。
在2014年预算执行审计中,王振旭从一张就业培训补助明细表入手,通过大数据比对,揪出一所中职学校编造虚假资料骗取再就业补助资金的严重问题,他顶住压力坚决将上述问题移送至市纪委进一步查处。最终,该学校原校长、时任书记均被党纪政纪处分,同时对监管不力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具体承办人员均进行了免职处理。
2016年4月底,他临危受命具体负责一项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大审计工作任务,他与审计组7名同事放弃五一假期连续奋战7个日夜,圆满完成任务。
创新立业,“大数据”审计成果丰
进入新时代,王振旭带领同事们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开拓审计思路。
2007年,王振旭撰写的ao实例获得审计署应用奖,首创衡阳地区计算机审计实例获奖先河。
随着衡阳市审计局联网数据审计平台建设的开展,2017年以来,王振旭与同事合作思考构建审计模型30多个,发现问题疑点114条,经核查存在问题33条,审计促进财政资金上缴入库429万元,促进税收收入入库175万元,促进财政资金及时使用47784万元。
2018年,他们再接再厉,利用大数据审计平台发现预算编制不合理、政府采购管理不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等系统性、普遍性、倾向性和体制性问题,发现违纪违规问题线索10条,移送派驻纪检组4条,主管部门6条,上报审计情况专报2份,向市政府提出审计建议5条,引起了被审计单位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上善立德,审计暖男做国民典范
王振旭以“上善若水”作为自己的微信签名,他告诉记者本意是希望自己的待人接物也如水一般:处众人之所恶却依然至善至柔,泽被万物而不争。
教新人带新兵,他倾囊相授,有教无类;脏活累活别人不愿干的活,他挺身而出,毫无怨言;大事小事急事难事,有他在就是没事。同事们说,与王振旭共事看到他就看到了希望,就有了可靠感……
在家里,王振旭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每天早上七点半,王振旭都会尽量准时送大女儿去小学,然后在八点钟之前赶到办公室处理公务。
今年7月1日是王振旭第17次无偿献血,至此他已累计献血6400毫升。帮人、公益,王振旭把这些当作自己人生的必修课。
王振旭,就是这样一名新时代的审计人、新时代的一名普通人。普普通通而又顶天立地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