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也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其实就是天气渐冷、露水凝结、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见霜, 米谷满仓”的农谚正反映出了劳动人民对这个节气的重视。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在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菊花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不过,“霜降一过百草枯”,出门赏花也要注意保暖。
霜降节气,秋燥明显,易出现口干、唇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要多呼吸新鲜空气,多吃水分含量高的食物。
在日常起居方面,建议早睡早起,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血液循环,这样有助于缓解秋燥。而且,霜降时肺金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球类运动等。
另外,坚持晚上用热水泡脚,每次泡20分钟左右,泡到身体微微出汗最好,利于驱寒,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
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饮食调养方面,根据中医养生观点,秋要平补,同时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霜降这个季节应季的蔬菜水果非常多,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养生功效,应选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品,以汤类、粥类最为适宜。柿子、秋梨、苹果、橄榄、栗子、甘蔗、香蕉、柑橘、葡萄等,都是此节气适宜的水果。
作为应季蔬菜的白菜物美价廉、营养丰富、水分含量大,对缓解皮肤干燥、润肠通便等十分有益。
在山东,有霜降拔萝卜、吃萝卜的习俗。民谚又有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个时节,被霜冻过的萝卜是最好吃,营养水分最充足。白萝卜具有清肺、止咳功效,生吃白萝卜可缓解腹胀的症状,又能促进大肠运动,适宜深秋食用。萝卜中含有辛辣成分芥子油,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霜降时节的柿子个大、皮薄,营养价值高,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等物质。“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的说法一直在一些地方流传着。连清代学者王世雄都将它称之为“果中盛品”。
此外,梨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可润燥、清热、化痰,适合干燥的季节食用。因为天气逐渐转凉,如果过多食用梨,胃肠功能差的人,会出现腹泻的现象。所以,建议吃梨时最好水煮,之后连梨肉带汤一起吃掉。
/ 防病篇 / 适量运动保护膝盖 温差变大需防感冒
天气逐渐变冷,身体局部保暖不当或人体为适应寒冷的刺激而有所增加的新陈代谢等原因,使得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的发病随之增多。在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
中医认为,秋季宜收不宜散,辛味发散泄肺,此时应少吃一些辛辣的食品,如姜、葱、蒜、辣椒等,尤其是辛辣火锅,烧烤要少吃,以防“上火”。此外,由于天气渐冷,寒冷的刺激易扰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此时,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来说,更要注意自我保养,避免服用对胃肠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或药物。
秋末时节,空气干燥,再加上霜降期间的昼夜温差变得更大,有些地区甚至可达10摄氏度以上,也让这段时间成了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一些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及患有慢性疾病者皮肤和呼吸系统难以适应,感冒发烧以及其他一些呼吸道疾病发病增多,如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等。
此时,应多吃具有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食物,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
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情绪心态也是霜降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医认为,秋季对应七情之悲忧,霜降之时更容易引起老年人的孤独凄凉感,情绪不佳同样也会不利于身体健康。(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