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衡阳若想更好的承接产业转移,振兴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筑巢引凤,大力招揽人才。不但可以通过政策吸引国内各大高校的人才来衡阳安家落户,还可以通过企业广泛猎取日韩、新加坡、欧美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优秀人才。只有让衡阳成为一个人才聚集地,才能更好得帮助企业打造一支走在时代前列的高、精、尖产业研发队伍。
一方面,政府和企业要把握行业方向,关注产业未来,加大科研投入。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互联网+服务的深入,制造业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面对当前企业用工难、劳动力成本攀升的困境,发展人工智能势必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希望衡阳孵化和扶植更多集“研发设计、运营管理、集成制造、营销服务”为一体的龙头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形成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做强做大,努力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衡阳经济的名片。同时,引进并集聚一批龙头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充分利用衡阳现有的资源、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推出一些在技术上有优势、勇于创新的本土企业,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兼并重组,形成双赢的局面。
衡阳作为水、陆、空、铁多层次立体交通网络发达便利、传统机械工业基础深厚、产业人才集聚、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湘南地区中心城市,只要我们抓住当前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制造业成本居高不下、企业不堪重负、产业转移这历史性机遇,拓宽思路,积极招商引资,打造具有衡阳特色的新型制造业体系。假以时日,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衡阳定将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