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亲属间(如父母与子女)输血后并发移植抗宿主病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的危险性要大得多,其发病原因简单说就是:供血者体内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增殖,反客为主,进而攻击受血者的免疫系统。这类输血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输血后1周左右,输入的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攻击受血者的器官组织,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恶心、腹泻和皮肤黏膜出现大面积皮疹或大泡等,死亡率高达90%。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尤其是一级亲属,即父母与子女间,发病率要比无血缘关系的高10—20倍。因此,患者的输血治疗应避免使用亲属的血液。
据了解,血液制品相当于特殊的“药品”,输血治疗实际上是一种类似器官移植的干预治疗,有一定的风险。输血一般有三个原则,即可输可不输的血坚决不输;能少输绝不多输;能用自己的不用别人的。此外,输血治疗尽量不输新鲜血,新鲜血中各种成分抗原性强,易引起输血反应。
据介绍,随着技术的发展,自体输血逐步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就是把自己的血液贮存或收集起来,留在手术或需要时再输入体内,自体输血是最安全的输血方式,只要不是急诊手术,许多患者都可在术前两三周内提前为自己储备一份血液,在手术中或手术后如果需要输血再回输给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