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我从医学院毕业来到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如今已经23年。我从一名普通的住院医师做起,逐步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主任医师、临床科主任。23年来,我辗转于心内科、急诊科、ICU等危重症科室,有过起死回生的惊心动魄,也有过痛失生命的扼腕叹息;有过荣耀,也有过疏漏。如今,尽管青春已逝芳华不再,但我的初心却始终一致。有同仁曾问我:医路艰辛,何以坚持?我的答案是:热爱。
热爱自己的职业,我得以成长;
热爱自己的单位,我获得认可;
热爱每一个患者,我赢得尊重。
热爱职业,方能坚持。作为一名医生,根基便是对专业、对岗位的热爱。六年的急诊,六年的重症,而今我又回到我当初“出发”的心血管内科。就是凭着对这份职业热爱,每一次变动,每一次重新出发,我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将工作做好。因为对专业知识的热爱和渴求,2017年,46岁的我决定再次走出去,到武汉协和医院学习。进修学习人员当中,我年龄最大,职称最高,负担最重,但学习也最努力。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我待在科室时间将近12小时。医生护士的活我都干,从低端到高端的知识我都学。插胃管、尿管,采集动脉血气,吸痰,气道湿化管理,呼吸机的调节,规范实施镇痛镇静,合理计算肠内、肠外营养,我边学边总结。特别是接触到床旁重症超声,我感觉自己事业的“第二春”又来到,它是我们医生的第三只眼睛,我从中读懂了器官与器官间的对话……因为热爱,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实,因为热爱,我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热爱单位,方有作为。23年来,在这儿,我承受压力,承担责任,也获得成长,收获荣誉。2015年,我刚接受医院等级评审办主任一职,因为这一工作需要拿着标准和制度到各部门各科室“找问题”,我的严格要求让自己“收获”了很多埋怨声、指责声。夜深人静时,我也问自己:这样严格是为什么?我的内心深处是这样回答的:我不希望医院的“三甲”梦永远在路上,医院信我,我不能负医院。职责所在,我不做谁来做?我不严谁来严?我大事做不了,小事一定要做好。我相信,脚踏实地地去 “抓质量、重服务、保安全、促发展”,医院的发展将会更好。
热爱患者,敬畏生命,以己度人,才能赢得尊重。记得去年底ICU收治了一名重度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脏骤停的53岁女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又并发气胸,胸腔闭式引流18天,她的生命危在旦夕。通过我们精心治疗,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然而她却不会自主咳嗽、咳痰,完全依赖支气管镜下吸痰,家属已经失去信心,但作为医生的我们不能轻言放弃。我们从网上购买了肢体功能锻炼仪,让患者在病床上踩单车。我每天都抽出一小时指导患者做康复运动,教她咳嗽,扶她站立、鼓励她行走,患者渐渐地脱离了呼吸机,能咳痰、坐立、站立,出院前还能行走,家属由衷地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医路艰辛,唯有热爱,方能坚持;唯有坚持,方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