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6月14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维人造类铁电金属问世
  有望催生新一代设备和应用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11日报道,美国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近日称,他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型二维人造金属材料,其在室温下的性质类似铁电材料,证实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菲鲁普·安德森50多年前提出的“铁电金属”理论。这种新人造材料也有望催生新一代设备和应用。

  铁电材料是一种介电材料,通常是不能导电的。其广泛用于手机、计算机存储器、高精度电机、超敏感传感器和声呐设备等电子产品中。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郭艳峰对科技日报记者说,1965年,安德森等人预言了一种特殊的结构相变——“铁电金属”,即在金属状态下实现与铁电转变完全相同的结构相变。受此鼓舞,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在苦苦寻觅真正的铁电金属材料,试图打破传统物理学的禁锢,真正将金属性与铁电性统一到一种材料中。不过,这就像将火与冰混在一起,无一成功。

  现在,罗格斯大学实验物理学教授贾克·查克哈连领导的团队,创造了一类新型二维人造材料,它们在室温下具有类似铁电材料的特性,证实了安德森的理论。

  据研究人员解释,当一种材料变成铁电材料时,其原子会永久移动,他们试图为铁电晶体增加金属导电性。具体做法是利用脉冲激光沉积薄膜,制备出钛酸钡(BaTiO3)3/钛酸锶(SrTiO3)/钛酸镧(LaTiO3)复合薄膜结构,在钛酸锶/钛酸镧界面处形成二维电子气实现金属导电,同时借助钛酸钡极性结构实现铁电结构相变,从而制造出了一种类似铁电材料的金属。

  郭艳峰表示:“新研究另辟蹊径,借助复合结构,实现了金属性和铁电性的融合,对基础物理研究意义重大,但是还需要更多研究,证明得到的是真正的铁电金属。如果科学家研制出真正的铁电金属,那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突破。”

  研究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讯》杂志。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端午假期高速通行不免费
明年起全国全面供应 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我国首列2.0版 商用磁浮列车下线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公 告
公 告
清算公告
养老保险基金7月起中央调剂
二维人造类铁电金属问世
朝美领导人接受互访邀请
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二维人造类铁电金属问世 2018-06-14 2 2018年06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