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作为一所“宏志校”,15年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以宏志精神引领着全校学生共同成长。不但聚焦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更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全力创设向上、向善、至真、至美的良好氛围——~~~
2018年05月24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为一所“宏志校”,15年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以宏志精神引领着全校学生共同成长。不但聚焦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更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全力创设向上、向善、至真、至美的良好氛围——
用青春榜样引领成长
凭真爱教育打造乐园
  学校校门
  认真听课的宏志生们
  高三毕业生的十八岁成人礼
  崔智文
  ■本报记者   向吟吟

  在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学校,他们是守纪的模范、学习的标兵和先进班集体的成员;在每年的高考中,他们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全部升入二本以上高校,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来自宏志班的宏志生。

  创办15年来,宏志班家喻户晓、成绩斐然,已毕业的500余名宏志生全部考上二本以上。宏志班已成为一个温暖的爱心励志符号,让一批批贫寒学子顺利起航。同时,宏志班以其卓越的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成为田家炳实验中学办学发展中的特色品牌,为学校的整体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5年来,该校高考升学率一年一个新台阶,一本、二本上线总人数及600分以上高分人数一直位列市级示范性高中前茅。

  对于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田家炳实验中学校长唐跃表示,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阳光、健康、快乐、全面发展。

  爱心托起宏志班,春华秋实15年

  2003年,田家炳实验中学创办了首届宏志班。以后每年一届,每届50人。宏志班学生实行四免一补,免交全部学费、杂费、住宿费、校服费,特困生享受生活补助。除此之外,田家炳基金会还提供一定的奖学金帮助宏志生完成大学学业。

  15年的风雨历程,宏志班已是春华秋实。

  走进宏志班教室,墙上两行鲜红的大字映入眼帘:“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这六个“特别”精神是宏志班班训。宏志班的每届学生都在这六个“特别”精神的鼓舞下认真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不仅如此,这短短三十个字已经融化在宏志生的血液里,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财富。至今,宏志班已共招收700名寒门学子。广大宏志生因为这一片片爱心,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2004级的汪超出生在衡阳县界牌镇的一个小山村,母亲和爷爷常年生病,家里只有靠父亲微薄工资度日。在校期间,他一门心思想到的只是学习,高三最后一个学期没有回过家。三年的刻苦学习,他考上了重点大学。而今从事金融工作的他常常回到母校,看望老师。他由衷地说“没有宏志班就没有我幸福的今天。”

  谢青是一名文静的女生,从小父母离异,她与爷爷相依为命,200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宏志班。经过三年的苦读,她考上山东大学,并获得了田家炳基金会的奖励,完成了大学学业。而今有了工作的谢青不但有能力让爷爷过上安稳的生活,而且还经常参加爱心活动,回馈社会。她常说,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也许现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做更大的善举,但会从身边最细微的小事做起。

  ……

  15年过去了,宏志班承载了700个困难家庭的希望和学子们的梦想,其中已毕业的550名宏志生全部考上二本以上院校。大学毕业的宏志生还有68人硕士研究生毕业、17人博士毕业、2人曾留学英国。他们中有从英国拉夫堡大学留学归来的桂晨曦,有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的赵自新,有正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本硕连读的崔志文、张鑫,还有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国防科大等全国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刘庆明、洪艳、鄢恒军、邹文瑜、郑杰等;有的走向了工作岗位,李毓峰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任工程师,陈盛、陈远华、洪琴等10多人考取了国家公务员……

  谈起母校的培养,宏志生们袒露了共同心声: 母校是学习的乐园和成长的摇篮,宏志班圆了大家的求学梦。“三年时间,在老师们的教育和陪伴下,通过努力学习和奋斗,我们的羽翼更加丰满,不仅取得了学业的丰收,更得到了一笔宝贵成长财富!”

  “这里有独特的风景,是我们成长的乐土”

  做会感恩、明事理、心胸广、有抱负、不畏难、肯吃苦、有激情、有理性、敢担当的现代中学生。这是田家炳实验中学自2003年宏志班开办以来培养学生的目标,也是学校一直坚持的教育宗旨。因此,学校不但聚焦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全力创设向上、向善、至真、至美的良好氛围,使校园成为助力师生生命健康成长的乐土。

  正值初夏时节,田家炳实验中学校园内绿色葱茏、繁花似锦、鸟语花香,令人赏心悦目。教学楼窗明几净,朗朗书声不绝于耳,青春笑脸随处可见,还有文化墙、名人雕塑、校园宣传栏……视线触及之处,处处洋溢着一种向上、好学、和谐、文明的气氛。

  记者和几名高一高二的学生聊天,不管是宏志生还是普通生,得到的信息都是对学校营造这样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感到很满意。

  298班的宏志生蒋恒说,学校居闹市而处幽,周边没有网吧、游戏厅,更没有小商贩的叫卖声。走进食堂,清洁如镜,井然有序,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合理,让每名学生都能吃饱吃好。还有宽敞的塑胶运动场、舒适的宿舍,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健身场所。

  而在307班学生刘欣盈眼中,学校虽然不大却很精致,她有独特的风景,更有颇具特色的校园德育文化。饱含哲理的名人名言,活泼向上的学生作品,图文并茂的黑板报,绚丽多彩的文化墙,内容丰富的校园橱窗……这些显性文化的创建,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还有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研学旅行等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了大家的“家国情思”。

  现就读于286班的文友玲,入校时成绩排名倒数几名,在宏志生的帮助和影响下,通过一年多的发奋图强和迎头赶上,学习成绩迅速提升至班级20名左右。她说,大家都认为宏志生的学习生活一定很紧张、单调、乏味,其实恰恰相反。他们都很活跃的,学习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平时校园广播站、实践活动、英语角、文化体育艺术节、科技活动课等,他们都是主力。她还告诉记者,“宏志生也特别感恩、乐于助人,他们讲奉献、做公益,随时都愿意帮助我们解答疑问,补习弱势学科!”正如文友玲所言,宏志班树立了标杆,宏志精神也引领着全校学生共同成长,使学校成为促进学生成长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生态乐园。

  “这里是温馨的港湾,老师就是我们的家长”

  在学生们眼中,学校以爱治校,以情育人,处处洋溢着爱和温暖。而正是这种温暖,让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从这里走向自己的诗和远方。

  厚德载物,师者父母心。为了保证宏志班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针对宏志班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从班主任到任课教师的配备都作了充分的筛选和周密的安排。现就读于高二理科宏志班的彭巧说,学校给宏志班配备了最强的教师阵容,选派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是由大家推荐的最好的教师。“为了让我们平时也能感受到家庭生活,减轻念家的情绪,他们总是放弃休息陪伴我们;当我们遇到困惑时,他们不厌其烦地陪伴左右并进行疏导。除了过年那几天,学校24小时都有老师在,照顾节假日留校的宏志生。”

  学生们都说,“记不清老师为我们多上了多少节课,为给我们出题、批改试卷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为了陪伴着我们这些离家的学生多少次让自己的孩子独自在家。学校是我们温馨的港湾,老师就是我们的家长!从学习规划、职业选择、生活困扰到心理疏导,都可以与老师一同分享感悟。”

  2015届宏志生杨才龙当年高考理科总分为642分,他深有感触地说:“三年的高中生活我感到很幸福,学校师长的关爱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我找到了自我价值和人生希望。”这位来自衡阳县西江农村、略显腼腆的理科生告诉记者,“因为家庭的压力,刚进校时有点自卑,内心有所迷惘。后来,学校帮我解决了后顾之忧,点燃了我发奋学习的决心。”

  刘显龙是该校一名非宏志生,中考时他的英语成绩才50多分,高考却华丽逆袭考上南京农业大学。他说:“记得高一刚入学时,我基础薄弱,觉得高中课程很难,所以总是惧怕学习。但老师们很了解我的心理,他们化抽象为具体,将晦涩难懂的概念定义变为愉快普通的生活场景,学习就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我的成绩突飞猛进。”大学期间,他厚积薄发,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

  一直以来,“不抛弃,不放弃;因材施教,个个成才”是全体校领导和教师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态度,他们相信“优秀是鼓励出来的”,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从思想上开导,从生活上关心,从情感上教育,亦师亦友,让学生在友爱、和谐的环境中奋发学习。周荃、雷娇、肖建英、易亮等一大批教师不畏艰难,用爱心去浇灌,用智慧去启迪,用真情去感化,用人格去熏陶,用理想去塑造,引领学生文明守纪,快乐学习。

  张鑫

  “学校就是有志少年奋发和腾飞的加油站”

  2013届的宏志生崔智文、张鑫是典型的学霸,高中三年是同班同学,他们勤奋、谦逊、踏实、热心,次次考试名列前茅,学科竞赛频频获奖,各项活动独领风骚,还自发组建了“志远社”,专门帮助同学学习,是班里的标兵。高中毕业时,他们均以优异成绩被重点大学录取。如今,崔智文被保送在清华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本硕连读 ,张鑫被保送在上海交通大学本硕连读。在他们眼中,学校就是有志少年奋发和腾飞的加油站。三年的高中生活,记忆最深的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课堂。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了踏实的学风,掌握了高效的学法,积蓄了成功的潜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以来,田家炳实验中学与长郡中学合作办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还大力推行新课改,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研究,把学生的主动学习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回归为课堂的“导演”。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倡导教师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个体差异,实现“以学定教”、分类指导。立足学生基础差的实际,提出夯实基础以待厚积薄发,坚持精讲多练,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师不断反思、改进,专业水平得以提升,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和幸福;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由于受生源质量的影响,学校尤为注重将励志教育融入教学, 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学校还制定了各年级分层培养目标,分别为高一“抓衔接、立规矩、打基础”,高二“抓常规、防分化、促提升”,高三“抓冲刺、谈理想、促成才”。

  课堂之外,社团是学生展示个性与特长的大舞台。学校创建了文学、舞蹈、合唱、美术、广播、书法、心理学习小组等多个学生社团,以社团活动课的形式定期开展活动,让每一名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有评价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参加社团活动。每学年,朗读者、十佳歌手、征文、校园会、书画、辩论等比赛活动轮番登场,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

  学校精心策划了“十八岁成人仪式”“高考百日誓师大会”“高三毕业典礼”等一系列品牌活动,点亮学生生命成长中每一个重要的日子。在每年的高三年级“十八岁成人仪式”上,全体师生、高三家长齐聚现场,经历一场理想与情感的洗礼,信心与斗志的激励。当高三学子庄严地迈过成人门时,在场的许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学生们纷纷表示,一定要记住责任,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感恩社会!

  去年寒假,崔智文、张鑫结伴回到母校,为学弟学妹作励志感恩教育讲座,传授学习经验。期间,他们说得最多的话语就是感谢,感谢母校的教育和培养,感谢老师的关爱和帮助,并寄语学弟学妹们要学会感恩身边的人。他们表示,当责任与感恩铭记在心中时才能在今后的征途上走得更远更踏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用青春榜样引领成长 凭真爱教育打造乐园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用青春榜样引领成长
凭真爱教育打造乐园
2018-05-24 2 2018年05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