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睡眠障碍协会的一项数据统计显示,在65岁以上人群中,以失眠为主的睡眠障碍占半数以上。然而,在人的一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梦中度过的,可以说睡眠的质量影响着生命的质量。想要睡得香甜、睡得健康,就要特别注意在睡前做一些准备。
梳头调节经络
中医理论认为,头为脑之舍,是机体的“精明之府”,连通全身经络。适当刺激头部穴位,有利于改善大脑功能,调节全身经络,达到防病养生的目的。
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的病人,更应该坚持梳头,通过梳子刺激头部穴位,可以平肝息风、开窍宁神,对疾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梳头可用梳子,也可直接用手指代替梳子。五指成梳时,双手十指自额上发际开始由前向后梳拢头发至颈后发际,边梳边揉搓头皮,动作缓慢柔和,每次10分钟左右。
泡脚驱寒解乏
尽管双脚是人体中离心脏最远的部位,但在中医看来,却可以看做是人的第二颗心脏。足底分布着60多个穴位,对血液回流尤其是下半身的影响很大。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
泡脚的最佳水温在50℃以下,要求热而不烫,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时间最好控制在15—20分钟。时间过长,双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长时间过快,体内血液也会更多地流向下肢,会造成心血管超负荷。
另外,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它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使人营养不良。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
伸懒腰促气血
常言道:“筋长一寸,延寿十年”,而大多数中老年人的筋腱相当僵硬,在睡前拉筋有助于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其中,伸懒腰就是最简单实用的。民间有句谚语说,“常伸懒腰乃古训,消疲养血又养心”。
伸懒腰时要使身体尽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时,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要松弛下来,尽量呼气,这样锻炼的效果会更好。
推腹开胃健脾
推腹法就是通过简单的手法,清扫经络垃圾,从而达到疏肝理气、开胃健脾、补肾养心的目的,这对于缓解因情绪病引起的发胖效果十分有用。
睡前推腹本身就可以减少腹部和下半身脂肪,因为推腹可以把新鲜气血带到腹部和下半身,经络通了,还能达到降脂减肥的效果。
推腹最好是躺在床上,先用双手握拳(用掌跟也可以),从胸的正中央往肚脐眼下方推过去,只有这一个方向,不要逆推。
在推的过程中力度要适中,并同时感觉腹部有无异样,如此推上10—20次。
散步帮助消化
睡前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但睡前散步这种温和适中的运动方式,不失为一种健康的养生方式。它既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吸收;还能活络筋骨,促进血液循环。
建议将散步选在饭后2小时进行,这样在睡觉前,大脑皮层不会因运动处在兴奋状态,而影响睡眠,反而会因此感到轻微的疲惫感,提高睡眠质量。
喝杯水控血糖
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可以降低血黏度,维持血流通畅,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脑血栓的形成。另外,熟睡时由于出汗身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的黏稠度会变得很高。
因此,睡前即使不渴也最好喝一小杯水,而这杯水以白开水为最佳。建议心血管病人在床头放一杯水,夜里醒来时还可以抿一口。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保持一定的水分还有利于控制血糖。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