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5月22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商治理关键是严打“黑名单”
  对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的治理极为重要,如果电子商务失去了诚信,基础不牢难免地动山摇。

  ■樊大彧

  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对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严厉打击整治电子商务领域违法失信行为。对列入“黑名单”的制假售假、刷单炒信、空包裹代发邮寄以及非法采集、滥用、泄露和倒卖个人信息等失信主体,按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规定,规范有序限期整改。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保持较高增速,已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2017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到7.18万亿元人民币。然而,一些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广告、虚假交易、刷单炒信、恶意差评以及滥用、泄露和倒卖个人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目前仍十分严重的失信问题,正在严重影响正常的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危及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电子商务领域的违法失信问题,往往是旧病未愈,新疾又出。随着智能手机普及、通讯技术发展,移动电商行业竞争不断升级,这种快速发展的动态格局,形成了新旧失信问题不断累积的不利局面。刷单炒信,是指电商通过虚假交易,提高商品销量、好评率,从而提升商品或店铺检索排名,并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的行为。刷单炒信堪称电商失信痼疾,自电子商务崛起至今屡禁不止,甚至已发展出上下游分工明确,涉及快递公司甚至欺诈团伙的灰色产业链。

  如何破解新旧失信问题不断叠加的不利局面?从目前情况看,抓住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这个牛鼻子,应是打击整治电子商务领域违法失信行为的关键。去年年底,有关部门经分析比对,共梳理出电子商务“黑名单”企业6000多家,并公布了首批500家。各地方应根据有关名单对各类失信主体加大处罚力度,采取限期整改、降低信用等级、屏蔽或关闭店铺、封号封账等相应的惩戒措施。

  有关部门还要完善电子商务领域信用记录,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定期更新电商“黑名单”。让“黑名单”成为功能强大的“照妖镜”,为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政府的大力支持、电商企业的持续创新、庞大的网购人群共同作用下,我国电商市场成为遥遥领先的全球第一。在这个背景下,加强对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的治理显得极为重要,如果电子商务失去了诚信,基础不牢就难免地动山摇。只有严打“黑名单”中的不法分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种失信问题,才能实现我国电子商务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确保上半年投资增速回归全省第一
饮用水源保护区 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
红绿灯“罢工”,交警全城联动保畅通
力争三年让7000贫困 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中国铁建·金色蓝庭 70年产权百变小户型热销中
市中心汽车站开售端午车票
电商治理关键是严打“黑名单”
1. “立规矩”让广场舞更文明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城“热炼”今日有望缓解
2. 让博物馆走进公众心里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电商治理关键是严打“黑名单” 2018-05-22 2 2018年05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