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衡
专家链接
李振衡,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现为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衡阳市代谢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逐步发展形成的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而且愈来愈年轻化、普遍化。这些由不当生活方式而引起的各类疾病能否通过生活方式解决?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医生李振衡,他表示,通过增加健康的意识,加强健康管理,坚持“管住嘴、迈开腿”等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肥胖等“生活方式病”。
“好吃懒做”是关键致病因素
“在上世纪70、80年代,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很难得看到有人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然而近几十年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量的减少,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四高’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李振衡表示,以Ⅱ型糖尿病为例,较20年前,其发病率已经增加了10倍左右。
同时,他介绍道,以上这几类都属于代谢类疾病,一般而言,患者早期的表现是超重和肥胖;中期发展为“四高”,也就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再严重,就发展为后期的心脑血管疾病。有统计数字显示:在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的人数高达300万,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当今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在李振衡看来,导致这些疾病的元凶是“好吃懒做”,专业来说就是运动量与摄入热量的不平衡,吃进去的多,消耗的少。
用生活方式解决“生活方式病”
李振衡表示,如Ⅱ型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生活方式病”,如果只是单纯地采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即药物控制或者手术治疗,没有配以正确的生活方式,收效也是甚微的。
如何兼顾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充分挖掘人体自愈潜能,综合运用医学和教育手段,达到减少甚至摆脱药物依赖的效果?李振衡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饮食、合理减重,将体内脂肪转化成细胞营养和生命能量。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变废为宝”。把人体内的皮下脂肪,如腰腹、臀部、大腿、脸部等脂肪通过营养干预来实现能量转化,把这些能量运输到骨骼、肝细胞、皮肤细胞、免疫系统等身体能量所需的地方,促进人体细胞的自我还原,恢复身体代谢功能,减少甚至摆脱药物依赖。简言之,通过将膳食、营养、运动相结合形成一整套方案,充分发挥人体的自愈潜能,来达到身体的自我修复。
2016年,一名年仅46岁的男子陈某,因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找到了李振衡。“坚持运动,把这一肚子的‘坏水’练成肌肉,你就可以停药了。”对于身高163cm,体重却有180斤的陈某而言,李振衡对其再三叮嘱的就是减重。
经过3个月坚持不懈的运动,陈某不仅成功减重30多斤,而且各项指标也回归正常,停止服药。他欣喜地感叹:“没想到减肥还可以治病!”
李振衡表示,通过合理的膳食、坚持不懈地运动等“少吃多动”的生活习惯来解决生活疾病,这是确实可行的。
“逯博士”助力改善人体健康
近段时间,我市三高健康俱乐部积极推广逯博士健康管理计划,旨在通过合理管理生活方式,将饮食与适量运动相结合,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案,帮助身边的“三高”患者,提高健康意识,形成科学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效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肥胖、脂肪肝、痛风等慢性疾病的危害,减少甚至摆脱药物依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医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已有不少市民通过参加此健康管理计划,成功解决了“四高”,告别了肥胖。
据了解,逯博士健康管理计划是首先通过量身定制的餐单,在保证人体必要维生素、矿物质的基础上,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热量的吸收,以达到体内储存的脂肪转化成血糖,可以源源不断地送给肌肉细胞,消耗成为精力、体力、免疫力的效果。再配合温和有氧的运动,比如早晚各15分钟以上快走(额、背微微出汗为宜)等适量的有氧运动,促进线粒体生长,增加能量燃烧场所,加速燃脂,激活细胞膜上的受应点,减少阻力,保障血糖通畅进入细胞。
“其原理就是在保证必要的营养吸收下,让这些‘四高’患者通过少吃多动,减糖少盐等生活方式,快速合理减重,最终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李振衡表示此计划确实是符合医学规律的,尤其适合自制力较差,无法严格控制饮食的“四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