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1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保健品“护肝”?
当心被“药肝”盯上
  药物性肝炎可发生在无肝病基础的正常人身上,更易发生在有肝病基础的患者身上

  想进补保肝,却让肝脏受损!近年来,由药物导致的肝细胞损伤、破坏屡屡造成悲剧,导致肝功能损害,甚至夺人性命。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临床收治因保健品引发药肝的患者在逐年递增,需要得到公众的重视。

  专家提醒,药物性肝炎可以发生在无肝病基础的正常人身上,也更易发生在有肝病基础的患者身上。其中,体弱多病、少儿与老年人更容易被“药肝”盯上,女性群体更是首当其冲。

  “药肝”有时很狡猾,无症状时肝脏已受损

  肝脏是药物转化和代谢的“解毒工厂”,一旦这座工厂运转失灵,健康便受到巨大威胁。某医院消化肝病专科主任詹俊教授指出,临床上发现,“药肝”有时非常狡猾,在有些患者身上,肝脏受损后并无明显症状,甚至没有症状。有些药肝患者则表现出常见的肝病症状,如乏力、纳差(胃口差)、恶心、呕吐,厌油腻,身目黄染,小便变黄,甚至深如浓茶,偶尔有发热,甚至出现意识改变等。

  药肝爱“拣软柿子捏”,“可疑”保健品常闯祸

  詹俊指出,据文献报道,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排在首位的是中药,其次是保健品,随后才是结核药、降血脂药、抗生素、肿瘤化疗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等六大类药物。

  很多人都知道“是药三分毒”,这不仅是对西药而言,中药和某些成分可疑的保健品也有可能成为引发“药肝”的罪魁祸首。然而,不少患者常感到冤枉:“这种保健品,大家都吃,为什么只有我中招?”

  詹俊指出,药物性肝损伤是药物进入人体之后与人体相互之间作用的结果,因人而异。药肝可谓爱“拣软柿子捏”,同样服用一种药物,有些人安然无恙,有些人可能因基因易感而中招,因此很难对药肝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只能尽可能地远离可能导致药肝的危险因素。

  很多患者只注意到服用各种药物引起的药肝,却忽视了其他的因素。临床发现,很多药肝患者在病发前虽然没有服用药物,但服用了保健品,或者接触了化学品如染发剂、装修涂料、黏合剂等。有些人则服用蛇胆、鱼胆等动物内脏,或者草药、红豆杉制品等植物。

  近年来,保健品滥用导致的药肝堪称“异军突起”。詹俊指出,中老年人甚至部分敏感者在过多服用保健品后会引起肝细胞损伤和破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提防药肝,别依赖保健品

  詹俊提醒,防治药肝要从自身做起,避免自行乱用药。大家要正确认识“养生保健”的理念,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均衡、坚持适量和适宜的运动方式来增强体质,以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而不要寄希望于吃保健品。对于药物更需要辨证区分,即便是服用中草药也须谨慎。

  如需服用药物时,必须接受专业医师的意见和指导。不随意吃蛇胆,特别是鱼胆之类有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的食物,草药等更不可在缺乏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自行使用。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手足口病高发季 怎样才能不“中招”
这些“健康习惯” 不但有害还会长胖
吃保健品“护肝”? 当心被“药肝”盯上
“咬”春正当时
鱼腥草鸡蛋汤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吃保健品“护肝”?
当心被“药肝”盯上
2018-04-13 2 2018年04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