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衡阳市委秘书长范林告诉记者,谢晋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是全国百名辛亥革命名人之一。他既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秘密党员,又以国民党身份参加国民政府,先后担任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武汉国民政府中央预算决算委员会主席等职务。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他利用在国民政府军委会任职的便利,为准备南昌起义的北伐军刘伯承部提供了20万银元,为南昌起义举事作出了巨大贡献。嗣后,与宋庆龄、毛泽东等22人发表了《中央委员宣言》。他数十年“历尽辛劳,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建国前参与组建衡阳民盟组织,为湖南和平解放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广泛联系有影响力的社会人士,支持湖南和平解放运动,因此,谢晋先生被毛泽东誉为“湖南的一面旗帜”。解放后,任衡阳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1950年应中共中央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并接受毛泽东的建议,回湖南筹备建立民革组织,成为民革湖南省委、民革衡阳市委的创始人,被选为民革湖南省委首任主委,此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谢晋不但是一位革命家,而且博学擅诗,对文学、历史颇有研究。早年参加南社,是湖南著名诗人。
谢晋长孙媳妇熊传燧、曾孙谢惊雷等人从北京带来了谢晋部分遗物原件,其中有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签署的中央人民政府对谢晋的数份任命书,极为珍贵。
谢晋故居为两进四横结构,目前只剩残垣断壁,门楣上谢晋亲书的“大同”两字依稀可见。文物专家现场考察后初步推断,故居是清朝早期建筑,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大家一致表示,修缮谢晋故居,对于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发展红色旅游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