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学生要走向未来,就要了解国计民生。学生通过学农,可以让他们从小就增强对国情的了解、民生的了解、农业的了解,感知农村的生活条件,粮食的来之不易,生产生活的艰辛。一周的学农时间虽短,但带给孩子们的认识和体验,可能是书本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从这种角度看,北京积极开展中学生每年一周的学农教育,很有价值和意义,值得全国推广。
从现实来看,不仅城市的孩子不识五谷、不辨六畜,就是农村的孩子也很少下地干活。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安逸舒适的家庭环境中,不仅缺乏动手能力,自理能力也相对较弱。小学生不会剥虾、望“虾”兴叹,中学生甚至大学生不会洗衣服、带数百双袜子上学的报道,无不是这种现状的反映。有专家认为,传统式的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劳动在一个人品性的养成以及人格的塑造方面的影响。而学农教育则可以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摒弃“好逸恶劳”的心态,并从中体验到劳动的意义与生活的快乐。(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