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农户”
同走致富路
本报讯(通讯员 刘源 记者 刘思远)近日,在耒阳市南京镇车头村的蓝莓园育苗基地和葡萄园合作社里,数十名村民正加紧利用晴好天气进行移栽和修剪工作。今年70岁的刘头娥老人是村里的贫困户,老伴和儿子都是残疾人。虽已到古稀之年,但现在在家门口也能有一笔收入。“多亏了能人李康荣,我现在做一天能有70块钱!”刘头娥告诉记者。
随着近年的惠农政策持续给力,2009年李康荣返回家乡,流转了800多亩土地,并发起创建了车头隆裕种养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名优特农产品,养殖生猪。合作社还聘请从事蓝莓种植研究多年的罗雨秋来负责百亩蓝莓基地的建设。“经济价值批发的价格可以达到30—40元一斤,种蓝莓的效益每亩可以达到1—2万元。”罗雨秋介绍,目前合作社除了蓝莓种植,还有500亩的优质葡萄基地和5个自繁自养标准化生猪饲养场,现有存栏生猪达4000余头,整个合作社年产值可以达到4000多万元。
车头村党支部书记肖爱民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后给老百姓都带来了效益,“这些留守妇女一年可以在这里赚几千块钱,有的能赚1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