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11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消除“二次号”的危险隐患
  ■周鸿钧 

  换个手机卡,家当全被转走怎么办?据报道,近日有用户因为换号没有解绑第三方支付工具,尽管银行卡就在自己身边,却被盗刷了上万元;一位女士新选号入网,她通过找回密码的方式登录进了“云服务”,竟然可以看到上一任号主的照片、短信、通讯录等。

  如今,手机号码是各类软件身份验证和移动支付的重要凭证,应该如何消除“二次号”带来的不利影响呢?根据《电信条例》和《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码号资源归国家所有,面对有限的资源,为了提高手机号码的利用率,一般未办理停机保号业务且停机超过3个月以上的手机号,或者用户主动注销的手机号,将被运营商回收并再次利用,由此就造成了“二次号”的问题。根据市场统计,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号码约50%是“二次号”,每年新增卡号中,也有20%以上是“二次号”。由此可见,“二次号”的问题相当普遍。

  “二次号”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导致用户流失,运营商也深受其害。因为,运营商往往是用户首要的问责对象。据数据统计,2016年全年,中国联通“二次号码”投诉量达到16855起,平均每月1400起左右。这意味着运营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来处理纠纷问题,直接影响其正常的经营秩序。

  在造成诸多骚扰的情况下,谁来为“二次号”问题埋单?对于老用户而言,当其主动放弃原用号码并被运营商收回后,就丧失和继续占有该号码的合法依据,若不及时清除其在互联网平台的用户绑定信息,不仅有泄露其个人信息的风险,还会侵害该号码新用户的权益。对于新用户而言,也存在利用系统漏洞来窃取原用户的资金或隐私的嫌疑。运营商则主要面临着用户知情权和号码冻结时限这两个法律问题。

  目前,“二次号”问题已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资源共享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向。2017年5月,工信部旗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成立了码号资源共享平台,该平台可将回收的码号资源以及移动互联网、金融、电信运营商等领域电话号码的应用信息进行共享,从而解决困扰各个行业和消费者很久的“二次号码”“新号段推广”等难题。有运营商推出了“二次号”查询服务,该服务可通过对比手机号码的入网时间和应用的注册时间,来做出该号码是否是“二次号”的结果反馈。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二次号”存在巨大的信息泄露风险问题,不仅要依靠政府及运营商在法律及相关政策上的完善,还需要用户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要依靠政府及运营商在法律及相关政策上的完善,还需要用户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东洲岛5月1日试开园
“三个务必”确保信访维稳实效
全面规范整顿“现金贷”
衡阳第五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首批业主即将拿到不动产权证
如何消除“二次号”的危险隐患
观点纵横
新闻漫话
1. 给银发低头族更多关爱
生猪价格“跳水”,养殖家禽“有利可图”
世相浅见
2. 无人机快递,要以安全为先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如何消除“二次号”的危险隐患 2018-04-11 2 2018年04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