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聋哑外卖小哥乞讨”属实,引发客户的不满在所难免。只不过,断章取义的“浅阅读”,很容易“误伤”。一位自力更生的残疾小伙子,却被用户基于先例的“惯性联想”而污名化,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与那些健康的、身体机能完善的劳动者相比,有的残疾劳动者工作效率可能会慢一点、沟通成本或许会更高一点;懂得关爱、愿意体谅、乐意帮助残疾人,愿意耐心地“等一等”、细致地“看一看”、体贴地“帮一帮”,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勇气和自信,遇见更好的自己。
被误解的“聋哑外卖小哥乞讨”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在关爱残疾人上的短板与不足。面对素不相识的残疾劳动者,如果我们多一些“成人之美”,他们就能得到更多的“温柔相待”;而如何对待最普通、最弱势的劳动者,度量着一座城市的体面与尊严。(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