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活脱贫因子,放大致富倍数
  11月29日,祁东县农信联社圆满完成产权改革目标,跻身现代商业银行之列。一周后,在迎接省脱贫摘帽验收和脱贫攻坚考核时,“新生”的祁东农商银行给出了一份诚意十足的答卷:年内新放扶贫贷款2564笔,金额9625万元,现有扶贫小额贷款余额1.83亿元,全方位诠释了其“立足本土,面向县域”的服务宗旨和践行社会责任、实施精准扶贫的担当——

  激活脱贫因子,放大致富倍数

  ■文/图   谭宇红   何 源

  一根网线,连通上万致富梦

  电商扶贫看祁东。2017年,祁东县枣园村电商的故事逐渐走出莽莽群山,相继登上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新闻媒体。一时间,红薯、葛根、竹笋等这些其貌不扬的“土货”,摇身一变成了朋友圈人人争抢的“网红”产品。

  而这份特殊的“礼遇”,却让返乡创业的李方卿有点“招架”不住。谈及为何将淘宝店铺设在平均海拔800多米的偏远高寒山区,他说,家门口收购、原产地加工,只有质量销量上去了,村民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同李方卿坚持留在农村一样,扎根“三农”64载的祁东农商银行,早在2014年启动金融精准扶贫之初,也在努力谋求通过发挥信贷的导向作用,探索出一条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伴随着同年衡阳市首家、湖南省第二家县级电子商务协会在本地落户,祁东农信的电商扶贫思路逐渐清晰:在扶贫工作链中引入电商元素,搭建农村电商的大平台,形成融资—生产—销售的全流程支持模式。

  从付家地段到枣园村村部,这条弯弯曲曲的村级公路,祁东农商银行灵官支行行长周驰峰早已谙熟于心。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向枣园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发放的50万元贷款,竟能在撬动脱贫上发挥如此之大的“魔力”。据了解,电商孵化基地采取“农村电商+订单农业”方式,已与贫困户签订了30多份种植包销合同,带动了50户贫困户增收,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累计农副产品销售额已有500余万元。

  为本土优质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通过发挥金融机构资金流、信息流和电商企业产品流、运输流的聚合效应,整合线下和线上“两个市场”,对接需求和供给“两个端口”,有力撬动扶贫攻坚进程,一幅“电商+产业+金融”精准扶贫“路线图”,祁东农信开始“大做文章”。

  今年5月11日,全县首个“三站”融合共建服务点在枣园村落户,除了提供助农取款、转账汇款、代理缴费和信贷服务等便民金融功能,新增网上代购、上线发布农产品、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服务,使服务站成为集“一站多能、一网多用”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

  “这是践行地方责任的‘良心工程’,也是勇挑社会担当的‘放心工程’。”祁东农商银行行长毛衡军在金融扶贫推进会上如此强调。在“三站融合共建”电商扶贫模式的带动下,更多的“枣园村”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体系,脱贫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一株黄花,铺就千户黄金道

  黄花菜,祁东特有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关乎全县西片区近40万百姓脱贫增收致富。近年来,祁东农商银行按照“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原则,着重通过产业龙头带动辐射作用,培育一大批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不断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让黄花菜长成“致富花”。

  和黄花菜打了近三十年交道的谢富生深有感概:别看它食用香脆可口,但整个采摘过程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黄花菜采收季节一般为6月至8月底,菜农一般从凌晨2点开始采摘,直到中午结束,其中所蕴含的艰辛劳苦更无法用言语形容。

  除了采摘,更让身为吉祥食品董事长谢富生头疼的是,黄花菜还需经过杀青再晾晒方可食用。如果遇上下雨天气,就无法加工,更容易发霉变质。联想到稻谷烘干机,并经过三代产品不断完善,谢富生发明了集杀青、烘干于一体的黄花菜全自动加工机,并获得专利。“两个半小时烘干一轮黄花菜,每次八千斤,每天可以烘干4万斤左右。”他在谈及与传统做法相比的自动作业的优势时,满是信心。

  但标准厂房建设、恒温保鲜库、鲜菜收购等通过立项,即食休闲食品研发启动在即,面对庞大的资金缺口,谢富生想到了祁东农信社所推介的产业扶贫贷款模式。“用小资金来撬动大产业,在帮助贫困农户增收的同时,间接带动帮扶企业增效,从而实现合作多方共赢。”听完信贷人员的一番介绍后,谢富生认为 “可以先试试”。

  很快,四批总计金额1239万元的信贷资金注入到企业,谢富生所勾画的“湘南农产品储备物流中心”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在黄土铺、步云桥、白地市等乡镇建设标准化基地2700亩,建设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753亩;年产量达2万吨,产值过亿元;并入选全国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等名录。

  在吉祥食品的背后,3000多个黄花菜种植大户、1000多户黄花菜加工销售户忙碌在城乡地头。2016年,全县黄花菜种植面积10.667千公顷,总产值23亿元,其产量、产值占全国的70%以上。

  截至目前,祁东农商银行累计向贫困农户和四类农业经济组织发放贷款6127笔,金额55729万元,所发放精准扶贫贷款金额和户数占全县金融机构的97%以上, 正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缕阳光,照亮百村奔小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让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祁东农商银行在实施信贷供给侧改革中,借助“由下而上发起、由上而下推动”的研发营销体系,将脱贫攻坚与绿色发展有机结合,为农户“照亮”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一座10KW小型光伏电站,25年的运营周期,每年8400元左右发电收入……让住在玉合街道曹溪村东芝湾组何定宝没想到的是,几块灰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就能让闲置不用的屋顶进入“省钱+生钱”模式,摇身一变成为“屋顶的银行”。

  然而,考虑到光伏板、逆变器、支架等硬件设施,再加上人工、维护等固定投入,按照施工方给出的每千瓦投资8000元标准计算,光伏项目建设资金预计达到8万元。这样一笔账算下来,何定宝开始心头一凉,连连感慨道“只是看上去很美”。

  转机悄然而至。过后不久,何定宝接到了自称城西信用社的一通电话,被询问起办理光伏贷款的意向。下意识断定为电信诈骗的他,还没等对方说完就匆匆挂断了电话。直到被请到信贷办公室并听完光伏贷款的介绍后,他才相信,“原来晒着太阳也可以挣钱”。

  据祁东农商银行城西支行行长邹东晖介绍,“光伏贷”是与衡阳海大鑫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创新助农贷款产品,贷款期限最长为5年,额度最高可达8万元,低利率,低首付。贷款实行“一次授信、专款专用、分期归还、封闭运行”模式, 由生产厂商提供保证担保并提供上门安装, 农户每年自用电由光伏电站提供,多余电量可按照0.42元/度的国家补助和0.474元/度的一档电价返售电网,从根本上解决了分布式家庭光伏电站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有效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

  目前,“光伏贷”正在县内各地逐步推广实施。

  祁东农商银行信贷人员在枣园村开展贷后回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激活脱贫因子,放大致富倍数
带着责任与爱心扶贫
“刷脸”查征信又有新去处
首批10个“信用村(社区)” 集中授牌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激活脱贫因子,放大致富倍数 2017-12-13 2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