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立志做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带着这个理想,王海艳2003年从衡阳师范学院毕业后来到衡南五中,成为了一名中学数学老师。14年来,她始终坚守初心,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从教准则,踏踏实实教书,勤勤肯肯育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苦练“内功”,渐入佳境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王海艳从苦练教学基本功开始,三尺讲台是她的“练功台”。14年如一日,她坚持在讲台上“练心”——提高思想素质,“练情”——培养热爱每一名学生的感情,“练口”——锤炼准确而生动的教学语言,“练手”——练得一手好字、一笔好文章,“练艺”——提高课堂教学艺术,逐渐完成了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一名优秀中学教师的蜕变。
从教以来,她从不重复使用教案,而是针对不同的班级设计不同的教案。备课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分析学生特点,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并在课后认真反思写上教学后记。为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她坚持每天做高考真题或模拟题,将最快最好的解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她注重循循善诱地引导,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因此,她的课堂是深受学生喜欢的,她所教的班级数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潜心教研,不断超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教师对工作感兴趣,必须引导其走上教研之路。” 要搞教研,就要学习理论,掌握思想武器。因此,在苦练“内功”的基础上,她利用空余时间研读了大量教育名著和理论书本,极大地丰富了她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从对教材的反思,到对学生的反思,进而到对教法的反思,最后到对效果的反思,使得她的教育教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她先后发表了《浅谈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课堂改革与数学中的创新教育》《圆锥曲线与方程》等多篇论文,其中《圆锥曲线与方程》参与湖南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规划课题《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研究》获得省二等奖。
她还善于向名师、专家学习,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2008年度衡阳市高中新课程教学优质课比赛中授课、说课均获得一等奖,并在湖南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活动中荣获省二等奖。
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她把学校当成第二个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倾注了全部的智慧和爱心。课堂上,她是严肃认真的;课后,她和学生们打成一片。
在教育学生上,她很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生活方面,她对学生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经常对学生嘘寒问暖;对性格孤僻的学生进行开导、鼓励;对调皮捣蛋的学生进行耐心的教导、教育;特别是对来自偏远乡村的贫困学生,她经常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给予经济上的帮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对学生的爱如阳光般温暖着他们的心田。14年来,她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爱戴和领导同事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