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后盾单位显然可以带给社区更多能量。这些单位都安排了联络员,以便社区随时反映困难,及时解决。西关社区就获得了资金支持,每个单位2-5万元不等,共计15万元。钱看似不多,却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社区条件。
“这几个月我们新添置了环卫设施、路灯,又修补了一些沟渠和道路,办了很多以前想办又办不了的事。”对社区联创带来的种种好处,龙成将不吝点赞。
在考核环节,制度的创新更多是保证评比的公平、公正。
按照评分细则,耒阳市城镇办日常抽查考核占50%,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专项督查各占20%,市统计局民意测评占10%。
耒阳市城镇办作为最重要的“裁判”,主动放权,拿出30%的比例交由参评单位互评。
张小勇说,这样可以一举三得:避免市城镇办权力过大,避免被指偏袒照顾,保证有更多人参与评判从而得到更公正结果。
被改变的人与城
9月27日,第一次讲评大会上,余庆街道办事处在6个兄弟单位中排名最后。
这项工作负责人之一、街道党委委员朱宝林坦诚,对于这个结果他们当时是有些委屈的。因为余庆街道办事处辖区处于城郊接合部,先天条件不足,加之处于开发地区和项目多,管理难度大。同时他也承认,主观上干部们对整治的重要性和力度认识不够。
在讲评会上交完罚款、作了检讨的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谢淑洪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召集开了党政联席会,重新布置整治工作。随后,各领任务的街道工作人员们“发疯了一般”到处补火整改。
11月2日,第二次月度讲评大会召开,余庆街道冲到了第2名。
事实上,在这次整治活动中,被改变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的还有很多。
上下班高峰期,耒阳城区40个主要路口都有交警执勤,一改过去传统。
作为活动主力军,耒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也感觉压力大增。“以前城管方面的事务,主要由局里城管执法大队负责,大概180多人。现在每周二我们都有集中行动,抽调其他大队人员增援,会有六七百人。”副局长张惠州表示,“24小时待命状态,处理监督举报问题”。
“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我们也很乐意借整治‘东风’,啃下一些‘硬骨头’。”城管执法大队队长欧阳生文说,以前拆违章广告牌,可能有很多人求情打招呼,现在这些人不来了,“因为没用”。
城区10个马路市场被清理整治,违章广告牌拆了,占道经营没了,车辆乱停乱放大减……城区“改头换面”,管理者们的“辛苦指数”显然换来了市民的“幸福指数”。
在灶市街道铁路园社区,支部书记刘洪飞列举几个月来做的事:拆违建、拆违搭、清理破旧危房、硬化道路……如果没有他翻出手机拍的对比照片,很难想象如今清爽的社区曾经的破旧模样。
市民刘显明在耒阳火车站旁开了一家排档,曾把棚子搭出路面近2米,这次被清拆。
他嘿嘿一笑,并没有怨言。“这是耒阳市委、市政府为我们办好事,只要大家都一视同仁,我肯定支持。你看现在社区清爽舒适多了,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