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市庙会:留住民俗文化里的乡愁
  近日,一年一度的草市庙会火热上演,庙会连续举办10天,唱戏、祝寿、祭祀、舞龙舞狮、地方文艺表演等活动丰富多彩,来自益阳、邵阳、祁阳及衡东本土的戏剧班子汇聚于此,演出场次达三十多场——

  草市庙会:留住民俗文化里的乡愁

  ■通讯员  陆祝玲   记者   谭晓波

  11月,天气转凉,走进草市镇却是一片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一年一度的草市庙会在这里火热上演。

  11月2日,(农历九月十四)《华山救母》《三娘教子》《玉堂春》等传统剧目连续上演,吸引上千村民前来观看。今年的草市庙会与往年相比更显热闹,据草市镇文化站负责人介绍,从农历九月十二晚到九月二十二晚,庙会连续举办10天,唱戏、祝寿、祭祀、舞龙舞狮、地方文艺表演等活动丰富多彩,来自益阳、邵阳、祁阳及衡东本土的戏剧班子汇聚于此,演出场次达三十多场。

  草市庙会历史悠久。据传,舜帝南巡时,在氵米水设立灵山侯,负责管理当地社会事务,他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兢兢业业,积劳成疾,死后葬于灵山。乡人为纪念这位重臣,自发在每年农历九月十三举行连续十天、半月的纪念活动。后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刘用和、刘用光、刘用林兄弟三人,为躲避战乱,陪奉母亲隐居灵山。他们侍母至孝至敬,后羽化成仙,分别刺封为绍德侯、衍德侯、协德侯,即人们所说的“三德神侯”。后人敬佩三德侯,奉若神明,在灵山上立“三德神侯”祭祀。千余年来,三德侯庙几经毁坏,几经重建、扩建,香火经久不衰。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民俗文化早已不复往日的热闹与繁华。但草市热闹依旧,庙会仍然成为许多乡民每年固定的欢庆日。每年这个时候,十里八乡的村民齐聚灵山庙前,共同庆祝节日,缅怀先人。

  据了解,庙会之外,草市镇还保留着许多传统民俗活动:抬关帝、观音生日、赶分社等。近年来,衡东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在“旅游活县”思想指导下,草市镇政府深入挖掘文化历史,着力美化灵山风景区环境。在当地乡民的自发组织和政府的有序引导下,草市庙越来越热闹、隆重。近年来,为了更好的办好庙会活动,灵山庙管委会组织筹资修建新戏台,今年还特地请来全镇最有名的厨子掌勺,摆了几十桌宴请前来祝寿、看戏的村民。

  群众观看精彩的戏剧表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常宁:11家企业签约助力产业扶贫
百余民兵当好十九大精神“传声筒”
邀市民体验“穿越火线”
草市庙会:留住民俗文化里的乡愁
草桥文化风情街项目 21户拆迁户集中签约
十九大精神宣讲全面铺开
天冷了,这些水果要“趁热吃”
手脚冰凉喝玫瑰花茶
5种食物排油清肠胃
“家庭党校”里学十九大精神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草市庙会:留住民俗文化里的乡愁 2017-11-14 2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