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大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做到与同级党委思想同心、行动同向、节奏同拍、措施合力。
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这既是对十八大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基层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按照人民的意志制定法律法规、决定重大事项、选举和任免国家机构领导人员、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切实贯彻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或作出的决议。人民通过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的历史选择。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这一论断再次表明,在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深刻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后而得出的基本结论。为实现有效管理国家事务,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了同人民民主专政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着西方许多民主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论断,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高度自信。事实已经证明,在我国坚持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显示了生机蓬勃的发展活力,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途。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新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一是再次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二是要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三是首次提出要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四是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五是提出要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六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七是要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南,努力开创基层人大工作新局面。十九大报告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一论断告诫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狠抓落实,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更加自觉地将党的领导贯彻到人大依法履职的各方面,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人大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自觉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到与同级党委思想同心、行动同向、节奏同拍、措施合力,产生同频共振的效果。要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全面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加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和网络平台建设,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