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建金融安全区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本报记者   张建新

  ■编者按:

  

  金融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维护金融秩序,建立良好信用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确保社会稳定,今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全市上下金融创安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

  当前,我市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相对滞后,只有耒阳市是省级金融安全区,衡东县、衡南县和常宁市是市级金融安全区,不论是省级还是市级的数量,都与衡阳的经济地位和发展需求不相匹配。

  早在2013年,我市出台了《衡阳市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规划(2013年—2015年)》《衡阳市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达标单位考核办法》等系列文件和支持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了高效流畅的工作协调机制。市政府与各县(市)签订处非工作责任状,增强了地方政府有关金融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去年我市处非工作在全省考核第一名。为强化地方投融资市场管理,设立了地方金融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相关经验被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刊物采用。

  今年来,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金融工作,加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金融安全区,构建良好的互信机制,促进县域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各县(市)的创安积极性高涨,清收公职人员贷款,建设信用乡镇、信用村等,衡南县政府把创建省级金融安全区列为重点工作。衡山县、衡阳县、祁东县正积极创建市级金融安全区。为推动地方金融健康发展,我市出台《关于加快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金融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对民间融资登记监管服务上,我市建立了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打造全省第一家由政府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搭建的非盈利性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着力加强业务指导,稳步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 2013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商品交易合同履约信息登记试点工作。在耒阳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市人行协调其出台优惠政策,搭建“数据库+服务网”信息服务平台,通过采集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融资需求金额达7.24亿元,通过创新“邮微通”信贷新产品发放小微企业贷款769万元,用信用创建成果支持了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市人行积极推广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在银行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等问题。2015年平台运行当年,注册用户515户,成交金额76.95亿元,用户注册数和业务量均居全省第一。2016年5月13日平台交易突破100亿元大关,惠及81个中小微企业。目前,通过平台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业务余额达105亿元,平台推广应用工作成效在全省位居第一。

  创安宣传走近群众,金融知识深入人心     ■杨兰海   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创建金融安全区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奋力创建省级金融安全区
信用村“招牌”带来信用红利
率先开发建设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平台
打造“信用祁东” 助推经济发展
吹响创建金融 安全区的号角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创建金融安全区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2017-10-26 2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