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易成章)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正式建立后,在衡阳得到快速推进落实。这意味着国家和社会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方面的公共利益保护再添有力屏障。10月25日,我市举行相关工作动员会和培训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段志刚,市委常委、副市长章彰出席并讲话。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清生为与会人员授课。
段志刚强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把提起公益诉讼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建设“五个新衡阳”的大局中去谋划、推进。要始终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法治政府建设,通过建立健全行政公益诉讼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推动公益诉讼工作。要始终注重工作方法,通过精心选择公益诉讼案件、充分发挥诉前程序作用等,确保公益诉讼效果。
章彰要求相关政府及部门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理解和把握公益诉讼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握要领、全力支持,在工作中注重协调、配合;严格执法、规范履职,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刘清生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由来、公共利益何以需要采取诉讼手段进行保护、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依据、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职责担当和支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几点建议等五个方面为与会人员授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敦龙主持会议,市领导张经伟、刘孙承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