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打出好声威 调出好民心 巡出好治安 赛出好家风~~~——衡山县政法综治工作侧记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出好声威 调出好民心 巡出好治安 赛出好家风
群防群治筑牢“平安”堤坝
——衡山县政法综治工作侧记
  ■文/本报记者   刘思远   特约记者  夏建军  通讯员   韩魁文   图/衡山县政法委提供

  衡山县环抱南岳衡山,扼守衡阳北大门,紧靠长株潭,当地人士自古以来聪慧好学,出过2个状元、5个尚书及“一代女魂”唐群英等风云人物。进入新时代,位于全省发展战略重点“一点一线”中心地带的衡山县,成为衡阳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经济社会进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十年”,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期。

  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似“双胞胎”。如何既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又消除影响发展稳定的社会矛盾?

  衡山县委书记尹培国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该县抓平安建设工作的“法宝”。各级各部门要在保持严打犯罪高压态势的同时,要突出群防群治,多措并举筑牢“长治久安”的堤坝,为加快建设产业升级、生态宜人、幸福小康、政清人和的“新衡山”提供有力保障。

  县委副书记、县长蒋青说,平安建设既要贴近群众,也要依靠群众。要着力抓好“人民调解工作”、“义务巡防工作”和“文明好家风评选”等基础性工作,为地方发展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面对平安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衡山如何在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推进平安建设?本报记者近日深入衡山城乡耳闻目睹平安衡山建设的一幕幕生动场景。

  “欢乐潇湘,幸福衡山”系列活动之“文明好家风”颁奖现场

  “民间和事佬”调出好民心

  B

  今年10月1日晚,县委书记尹培国(左四)与社区义务巡防队一起夜巡  

  ■李佳辉  摄

  “都是一家人,不要为了小事伤和气。来,大家握个手……”日前,在开云镇跃进村调解室内,一场因公公和儿媳小口角而引发的纠纷,在该村“义务调解员”罗忠辉的帮助下,最终化解。 

  今年63岁的罗忠辉是原跃进村村主任,担任村干部期间,他不但为人公道、热心公益,还常帮群众化解纠纷,在村民中颇有威望,深得信赖。2014年,退休的他被跃进村聘为“义务调解员”,免费当起了“民间和事佬”。平均每年调解大小纠纷20多起,调解成功率95%以上。 

  2014年10月,县自来水公司准备对通往衡山高铁西站的送水管道重新布线,沿途须经过开云镇交通、九龙、跃进和衡西等4个村,沿途涉及26户村民的农田、屋场、林地。因涉及村民众多,大家意见不一,施工方进场一个多月迟迟未能开工。罗忠辉得知后,主动出面调解,管线铺到哪,他就跟着施工方一家一户走访调解到哪,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商量赔偿事宜……整个工程不到3个月就完工了。春节期间,施工方负责人特意从湖北赶到他家拜年,并送上一个3000元的红包,却被罗忠辉婉拒:“铺管送水这是件造福当地的大好事,我只是做了一个衡山人应该做的……”

  在开云镇,罗忠辉这样的“义务调解员”并非个例。 作为衡山县最大的乡镇,开云镇现有居民12.6万人,区域面积154.8平方公里,下辖25个村(社区)。为切实解决农村矛盾纠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去年以来,该镇创新社会管理,在每个村(社区)聘请了5—8名老干部、老党员担任义务调解员,发挥老党员“余热”。 

  由于老干部、老党员基本都是本地人,对当地情况熟悉,对村民的性格及家庭情况都非常了解,又有一定威信,容易发现纠纷苗头,易于简便处理矛盾纠纷。能调解的,做到了及时化解;不能调解的,及时向村(社区)委(居委会)、乡党委汇报,提供参考意见,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去年11月,开云镇正式为198名“人民调解员”颁发证书,罗忠辉、龙长庚等67名优秀义务调解员被评选为该镇“最美民间调解员”并授牌。 

  如今,这种民间和事佬的“开云模式”正在向全县推广,从宅基地纠纷,到家庭内部矛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活跃着“义务调解员”队伍。“他们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民心,调出的是和谐,调稳的是根基。”开云镇党委书记李宇坤介绍,今年以来,全镇“义务调解员”成功化解矛盾纠纷近200起,义务调解工作得到村民认可。

  “巡防志愿兵”巡出好治安

  C

  今年中秋节,县委副书记、县长蒋青(左二)检查超市食品卫生情况  

  ■ 陈亮  摄

  “小心水电火险,注意安全防范。”“王大爷,门窗晚上一定要关好,免得受凉被盗。”这是新桥镇群英社区义务巡防队队员的声声提醒、殷殷叮咛。走在该社区,每天总能看到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衣着整齐、精神十足,来回穿梭巡逻,每个人手臂上佩戴的红袖章格外醒目。 

  新桥镇地处衡山、衡阳、双峰、湘潭四县交界之处,边贸经济活跃,人员流动复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压力非常大。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管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该镇关注的一个焦点。 

  2014年,新桥镇群英社区(原先锋社区)在全县率先成立一支22人的义务巡防队,统一配备了服装、手电、警棍等必要的巡防装备,每晚两班倒在村里进行义务巡逻。“让乡亲们睡一个安稳觉”是这支“巡防志愿兵”队伍的初心。

  据悉,义务巡防队员主要由村里的年轻党员、退伍军人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巡防队自组建以来,在当地派出所的指导下,坚持每晚在辖区背街小巷进行治安巡逻,并严格按照巡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工作。同时,结合辖区内发案率高的实际,巡防队主动拉长义务巡逻时间至次日凌晨4点,并在重点时段、治安重点区域加强义务巡防队的巡防布控和对可疑人员的盘查力度。 仅成立当年,该巡防队就协助公安机关破获盗窃等治安案件7次。

  去年12月,双峰县荷叶镇毫胜村村民黄某在新桥镇新桥村村民肖某家做临时工时,因故受伤,肖某立即将黄某送到医院,经多家医院治疗,均无效,于12月25日身亡。此事发生后,黄某家属意图在新桥车站停尸闹事,镇政府迅速组织群英社区的义务巡防队赶到现场,及时阻止了其家属闹事行为,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恶化,为后续成功协调事故提供了有效保障。

  如今,新桥镇12个村(社区)已全部配齐义务巡防队,有155名义务巡防员,“红袖标”已基本覆盖全镇城乡各地。除了震慑犯罪,他们还肩负着危急处突、交通疏导、森林防火、安全隐患排查等任务。去年1月18日晚,群英社区居民刘某家突发火灾,群英、黄金社区等3支义务巡防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援,火势迅速得到控制,最终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无重大财产损失。

  如今,义务巡防队在衡山已经全面铺开,不仅全县153个村(社区)都有了自己的义务巡防队,而且从9月起,县党政领导带队每晚在县城主要街道、重点区域、重要公共场所等开展夜间巡防。10月1日是国庆假期头一天,县委书记尹培国带领相关部门的同志从晚上7点半巡防到10点,县委副书记、县长蒋青中秋节当晚也不例外,此举受到了市民好评。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各巡防队放弃休息,活跃在所有商业中心、 居民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易发案部位。“义务巡防队昼巡夜查,安全网‘织’到了家门口,夜晚更为群众点亮了一盏‘平安灯’。”这是衡山网友文星的感叹。 

  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旷志军(右一)在公安机关调研“严打整治”工作

  D

  “文明大评比”赛出好家风

  群众的意愿是平安建设的“风向标”。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衡山县坚持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努力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这些年里,一谈到贩毒、盗窃等犯罪行为,群众十分痛恨。为此,今年该县以禁毒、打黑除恶、打击侵财犯罪和食品犯罪为重点,以专项行动为抓手,以打开路、主动进攻,集中优势资源和手段,实现打击效能最大化。1—8月全县共立各类刑事案件471起,同比下降14%;破案388起(含积案),同比上升246%;刑拘303人,同比上升57%;逮捕95人,同比上升51%;移诉256人,同比上升54%。现行案件破案率57.4%,高居全市第一,“禁毒风暴”专项行动排名全市第二,打击“食药环”犯罪排名全市第三。同时,县人民法院刑事案件收案184件,较去年同期110件,增长了67.27%,结案151件,结案率为82.07%,较去年同期90件,结案数增长了67.78%。 

  “对犯罪分子打得狠、打得准,是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感的重要抓手。”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旷志军说,“要巩固和发展这一成果,严打的铁拳一刻也不能松懈。”今年以来,该县还成功侦破了部督“2016-1009”毒品目标案、省督“2016-408”毒品目标案以及“3·20”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等一系列大要案件,在全市公安机关“卫士之光”百日竞赛中被评为一等奖,部督“2016-1009”毒品目标案被省厅评为全省十大缉毒精品案件、被市局评为精品案件,专案组被市局记集体三等功;“3·20”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被市局评为精品案件,中央电视台、湖南经视、湖南都市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引起了全国广泛关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惩恶施重拳”打出好声威

  A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近日,衡山县首批“文明好家风”获奖家庭代表唐炳文在宣讲会上,引用孟子的名言展示自己的家风,引得台下观众叫好。

  唐炳文,今年75岁,衡山县新桥医院田垅诊所的一名乡村医生,行医有57年,接诊救治的病人达30余万人次。为了解决当地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凡是来他诊所看病的,可先看病、拿药,后交钱。“有的人没钱,就把欠款记在本子上,等他们有钱的时候,再来还账。”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慢慢地写完了40多个账本,账单一共有1万余人次,其中少的几十元,多的上千元。有的欠上三、五个月,有的欠上一两年,极个别无力偿还的,就变成了无法收回的烂账。最多时诊所赊欠的药费有近万元,造成诊所资金周转困难,无法进药。无奈之下,唐炳文只好到银行或信用社贷款,确保诊所的正常运作。2012年,退休后的他被检查出膀胱癌,田垅村200多名村民自发走了30多里山路来他家看望,那句“爱人者,人恒爱之”在这里找到了新版注脚。

  今年来,衡山县以首届“文明好家风”家庭评选活动为抓手,先后开展“家风家规你我议”“幸福家照大家拍”“家风金句村村响”等系列活动。同时,还组织镇村(社区)干部和专家学者进村寻访,对散落在民间的家训、家书及家风故事进行整理,充分挖掘、提炼当地丰富的家风家训资源。

  经过层层评比,全县153个村(社区)共推选了1228户“文明好家风”家庭。该县将活动征集的好家训在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宣传橱窗等集中展示。9月底,全县举办一场“文明好家风”颁奖晚会,全体在职在家的县级领导参加了。

  “现在村里小偷小摸、打牌吵架的少了,邻里和睦、扶贫帮困的多了。”新桥镇党委书记康才伟介绍,“文明好家风”评比活动开展期间,该镇村民都主动报名参评,大家鼓足了劲“比热心”“晒文明”。最后评选出19户“文明好家风”家庭参加全县评选,其中唐炳文荣获全县文明好家风家庭,曹子钟获得全县文明好家风提名。

  “‘文明好家风’系列活动既有对清风正气的嘉奖,也有对‘违法、违纪、违德’的‘一票否决’,有效促进了全县社会风气的提升。”衡山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开展以来,全县信访量大幅减少,至9月底,全县今年未发生1起恶性刑事案件,综治维稳工作上了新台阶。

  随着社会风气的提升,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已经深入到全县每个层面,涌现出了诸如路遇车祸第一时间施以援手,为生命“抢”得宝贵时间的“长裙姐姐”王青平;危急中纵深一跃救出落水邻居的刘合宽;跳进洪水中用身体堵闸口的村支书曹树东……他们用善行义举感动社会,温暖人心,引领风尚。 “优良的社会治安环境,坚定了我们在衡山投资的信心,我相信,在这投资一定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在衡山投资数千万元、“西游洞天·花果山”景区项目负责人说。

  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到这里投资兴业的,都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平安创建带来的实惠,平安创建已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资源和保障。9月27日至29日举行的“2017衡州经济论坛”上,衡山县共签约项目3个,合同资金26.8亿元。

  “我们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全县更加平安和谐’的目标,建设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尹培国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群防群治筑牢“平安”堤坝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群防群治筑牢“平安”堤坝 2017-10-21 2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