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国检已经结束,衡阳在这场大考中得分如何?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随着国检的退场,部分同志、部分单位开始出现松懈情绪,个别不良现象出现反弹。面对可能发生的现象,不得不提醒一下:文明创建工作必须久久为功。
不可否认,我市从2015年2月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来,3年时间里,全市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在提升城市品位、提高文明素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市人民为这次文明的辛勤付出,着实有着可圈可点之处。无论是创建“星级文明社区”带来的硬件改善,还是举办“船山故里·国学飘香”带来的内涵拓展;无论是党政领导的统筹指挥,还是干部群众的不辞辛劳;无论是窗口单位的忠于职守,还是广大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工农兵商学、东西南北中,从来没有哪一项活动参与人数如此之多,从来没有哪项活动持续时间如此之久,全民参与、全城参与、全力参与,活动一波接着一波,声势一浪高过一浪。不管结果如何,都得为创建者点赞。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对比文明城市的“国标”,我们还有较大差距。比如在硬件上,城市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场馆不全、设施不齐、环境不优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在软件上,机制制度的完善、文明素质的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还有一定的空间。一座城市文明的涵养欲“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也不客观的,只有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和不足,(下转第二版)
·爱我衡阳 赞我衡阳·